乌克兰第一废物将军,被称为“屠夫将军”!啥都不会,就知道让乌军士兵肉搏冲锋,伤亡

糖心萌喵 2025-10-31 09:44:19

乌克兰第一废物将军,被称为“屠夫将军”!啥都不会,就知道让乌军士兵肉搏冲锋,伤亡惨重!乌克兰将领奥列克桑德尔·塔尔纳夫斯基将军,在乌克兰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他从一个排长慢慢爬到了准将的位置,说明他还是有些本事的。他还拿过三次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这种荣誉在乌克兰军中可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但问题就在于,他的升迁之路好像总是用士兵的尸体铺成的。 2023年底到2024年初,塔尔纳夫斯基负责指挥顿涅茨克地区的东部军团。当时俄军正拼命往重要城市波克罗夫斯克(俄方叫红军城)方向推进。战况非常惨烈,俄军的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来。 塔尔纳夫斯基的应对方法基本上就是死守。他不断把部队填进防线,跟俄军硬碰硬。结果可想而知,乌军伤亡极其惨重。最要命的是,他没能挡住俄军的推进。俄军一度打到了离波克罗夫斯克只有3公里的地方。 因为这次失败,他被解除了东部军团指挥官的职务。这说明高层对他的指挥能力也失去了信心。这简直是他军事生涯的一个缩影:不管死了多少人,只要阵地丢了,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要说塔尔纳夫斯基“屠夫”名号最响的时候,那肯定是在巴赫穆特战役期间。虽然当时主要负责指挥的是后来当上总司令的瑟尔斯基,但塔尔纳夫斯基作为前线指挥官,忠实地执行了瑟尔斯基的消耗战策略。 巴赫穆特战场成了真正的“绞肉机”。俄军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兵一波接一波地冲上来。塔尔纳夫斯基的战术就是不断把士兵送进城里跟俄军肉搏。很多部队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士兵们私下都骂他是“屠夫”,甚至给他起了个更可怕的外号叫“200将军”(200在乌军无线电里是“阵亡”的意思)。这说明他在普通士兵心里的形象已经烂透了。大家觉得他根本不拿士兵的命当命,只是为了实现战术目标可以随意消耗的数字。 塔尔纳夫斯基的指挥风格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僵化了。他好像还活在二战时期的那种人海战术思维里。现代战争早就不是这么打了,现在讲究的是精准打击和灵活机动。 他特别不重视士兵的生命保护。有报道说,他为了守住一个没什么战略价值的小村子,可以赔上整个连队。这种不计代价的打法,不仅让部队损失惨重,更严重打击了士气。 士兵们开始不信任他,觉得在他的指挥下就是去送死。这种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了。一个将军要是没了士兵的信任,就算有再多的勋章,也打不了胜仗。 有意思的是,塔尔纳夫斯基的指挥风格和后来的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很像。瑟尔斯基也因为巴赫穆特战役得了“屠夫”的外号。这两人真是一路货色,都是那种为了战术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人。 2024年2月瑟尔斯基当上总司令后,第一个命令就是从阿夫杰耶夫卡撤军。这个决定其实挺明智的,避免了乌军被俄军包围全歼。但讽刺的是,塔尔纳夫斯基在波克罗夫斯克的时候,连这种明智的撤退都组织不好。 这说明他不仅进攻不行,连撤退都玩不转。真正的名将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但塔尔纳夫斯基好像只会让士兵往前冲,不管前面是胜利还是坟墓。 其实塔尔纳夫斯基的问题也反映了乌克兰军队更广泛的问题。乌克兰在跟俄罗斯这么强大的对手打仗,本来资源就有限,指挥体系又落后。很多高级将领的思想还停留在苏联时代。 塔尔纳夫斯基三次获得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说明乌克兰军方高层其实是认可他这种打法的。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如果整个系统都认为这种消耗战是合理的,那乌克兰军队的未来真的令人担忧。 从士兵的角度看,在塔尔纳夫斯基手下服役简直就是噩梦。想象一下,你明知指挥官不关心你的死活,还得硬着头皮上战场。这种仗怎么打? 有士兵听说瑟尔斯基当上总司令后直接说“我们都要完蛋了”。这种绝望感在乌军基层中很普遍。塔尔纳夫斯基这种将军的存在,直接动摇了乌军的整体士气。 塔尔纳夫斯基这样的将军对乌克兰的长期影响很坏。战争总要结束的,但战后这些受过创伤的士兵和失去亲人的家庭会记住这一切。大家会问,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白白送死了? 如果乌克兰想要建立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军队,就需要彻底改变指挥理念。它需要的是懂得珍惜士兵生命、会用现代战术的将军,而不是塔尔纳夫斯基这种“屠夫”型的指挥官。

0 阅读:17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