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票否决,根本不惯着朱拉尼团伙。即使俄罗斯赞同也不行。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解除叙利亚朱拉尼和他手下的HTS的恐怖主义制裁的提案,被中方的一票否决了,这直接阻断了朱拉尼团伙通过安理会“洗白”的路径。 关于HTS的背景,稍微了解叙利亚局势的人都清楚,这支武装的根子就是“基地”在叙利亚的分支。哪怕后来不断改名换姓,那股极端主义的内核始终未变。 朱拉尼这个名字,在中东和情报圈子里早已是“黑名单”级别的存在。他曾公开宣称放弃与“基地”组织的联系,但这种切割更像是一场精致包装过的“自我漂白”。国际社会并不买账,中国更不会因为几句漂亮话就动摇判断。 所以,中国这一票不仅是对HTS说“不”,更是对这种打着“反恐升级版”幌子的政治操作说“不”。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的大背景下,一旦恐怖组织被“合法化”,那将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反恐形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这不仅是对叙利亚人民的背叛,更是对无数反恐牺牲者的不尊重。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这一问题上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共识底线。 俄罗斯的立场转变,或许出于现实考量。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长期深度介入,和当地部分武装力量关系复杂,出于战术层面的妥协也不是罕见。 但中国对此并不买账。哪怕是战略伙伴之间,也可以在关键问题上各持立场。中国不搞双标,更不会因为谁的面子就放过一个恐怖组织。这种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恰恰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不少人可能会疑惑:HTS在叙利亚北部“维持秩序”这么久,为什么现在才有人提出要解除制裁?答案其实很简单,最近局势风向有点变化。 叙利亚局势逐步稳定,西方国家正谋划重建影响力,尤其是在伊德利卜等地区,他们需要一个新的合作对象。 HTS被视为“能打能管”的本地武装,自然成了候选项。而让其“合法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从联合国的制裁名单中抹去。这不是看中HTS的治理能力,而是看中了它的工具价值。 但中国不认这套。一个组织的本质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它的行为决定的。朱拉尼和HTS无论怎么洗白,过去那些针对平民的袭击、针对政府军的伏击、对国际机构的敌意,以及持续不断的极端宣传,这些记录都还清清楚楚地摆在案头。 中国代表在安理会发言时明确指出,对恐怖主义不应有任何模糊空间,所谓“善恶混淆”的策略,只会纵容暴力。任何妄图通过“洗白”来恢复恐怖组织政治合法性的做法,都是对国际正义的亵渎。 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性,也在这场博弈中经受住了考验。如果一个恐怖组织可以通过联合国的决议“洗白”,那么这个机制本身就会失去应有的道义基础。 中国的否决,不是为了否决而否决,而是一次负责任地捍卫国际法原则的行动。国际社会不能因为眼前的局部稳定就牺牲长远的反恐大局,更不能为了所谓的“人道主义通道”而无底线妥协。 所以,那些希望通过“技术性操作”让HTS摆脱制裁的算盘,暂时是打不响了。中国投出的这记否决票,绝非普通的投票之举,而是一道鲜明的信号。它昭示出,在反恐这一严肃议题面前,容不得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必须立场坚定。 无论你改名多少次,无论你伪装得多像“治理者”,只要你曾经是恐怖分子,那你就永远是反恐战争中的对象。这才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