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啦,美国总统特朗普拿原子弹袭击日本进行调侃,特朗普称美日同盟80年前于灰烬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31 16:52:28

太尴尬啦,美国总统特朗普拿原子弹袭击日本进行调侃,特朗普称美日同盟80年前于灰烬中诞生,轰炸广岛和长崎只是小冲突。 特朗普这波言论真是把人看傻了,公开拿原子弹轰炸日本的事儿开涮,还说美日同盟是80年前从灰烬里冒出来的,把广岛、长崎那两场浩劫轻描淡写说成“小冲突”。这话说出来,不光懂历史的人觉得荒谬,连不少美国本土的评论都觉得太离谱。 先不说别的,1945年那两颗原子弹造成的灾难根本不是“小冲突”能概括的。8月6日投在广岛的“小男孩”,一瞬间就把整座城市炸成焦土,当场夺走八万多人的生命,后续因为核辐射死亡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三天后落在长崎的“胖子”,同样造成四万多人当场死亡,两座城市里到处都是坍塌的建筑和烧伤的民众。有幸存者回忆,当时人们的皮肤像碎布一样挂在胳膊上,为了不碰到伤口只能伸直手臂走路,活像从地狱里逃出来的幽灵。 8岁的小仓惠子就是在那场爆炸中被气浪掀翻,醒来后只能在尸体堆里拼命奔跑躲避大火,这样的场景怎么可能是“小冲突”?这些都是刻在历史里的血与泪,连当年执行轰炸任务的机组人员看到照片时都吓呆了,特朗普居然能说得这么轻飘。 再说他扯的“美日同盟从灰烬中诞生”,这根本就是对历史的胡乱嫁接。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确实对其进行了占领,但美日同盟的正式形成要晚得多,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跟核爆留下的“灰烬”压根不是一回事。 特朗普故意把这两件事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想往美日同盟脸上贴金,却完全无视了那十几万死难者的冤魂。 要知道,那些在核爆中幸存的人,余生都活在辐射病的折磨里,还因为世人对核污染的误解被当成“异类”,一辈子活在歧视里。 有个叫李宗根的朝鲜裔幸存者,当年头部受重伤生了蛆,母亲只能哭着帮他挑出来,后来还因为辐射问题丢了工作,这种痛苦特朗普是一句没提。 最让人尴尬的是日本方面的反应。按理说自己国家的民众遭了这么大罪,被人如此轻慢,政府总得硬气点表态吧?可实际上呢,之前特朗普把空袭伊朗和轰炸广岛相提并论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就只含糊地说“人道主义角度令人遗憾”,压根不敢直接批评,这次估计也差不多。 有日本网民在网上骂街,说政府这是“敢怒不敢言”,想想也确实无奈,美日同盟里日本本来就处在弱势,真要是跟美国撕破脸,吃亏的还是自己。但核爆受害者群体可不干了,有幸存者组织直接发声,说特朗普的话是对死者的亵渎,这种愤怒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其实特朗普说这种话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竞选时就拿杜鲁门投原子弹的事儿说过嘴,还扯什么“没有总统豁免权就不敢做”,现在又来这么一出,本质上就是为了刷存在感。 他这人向来喜欢用极端言论吸引眼球,尤其是涉及军事和外交的话题,总爱说些硬气话显得自己有魄力。 可核问题从来不是儿戏,连俄罗斯方面都曾表态,涉核言论必须保持严谨,美国军备控制协会的专家也骂过他“不负责任”,毕竟核武器的毁灭性摆在那,随便调侃就是对全人类安全的漠视。 更讽刺的是,每年8月6日广岛都会敲响和平钟,五万多人聚集在和平纪念公园悼念亡灵,就是想提醒世界记住核战争的恐怖。特朗普倒好,直接把这段惨痛历史当成了调侃的素材,把无数人的苦难说成“小冲突”。 这种对历史的冷漠,比言论本身更让人寒心。美日同盟或许现在看起来稳固,但用历史悲剧当“垫脚石”来吹嘘,只会让人看清这种同盟关系里藏着的不平等——毕竟只有强者,才敢把弱者的伤痛当成谈资。 说到底,特朗普这话说出来,既暴露了他对历史的无知,也透着一股强权者的傲慢。那些在核爆中逝去的生命不是数字,更不是“小冲突”的注脚,而是永远不该被遗忘的警示。不管同盟关系多紧密,拿这种灭绝人性的灾难开涮,终究只会落得个贻笑大方、遭人唾弃的下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