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乳腺结节数年,中医调治一月余见曙光! 门诊有个苏州的女患者,今年51

向薇谈养 2025-11-01 17:51:47

更年期女性乳腺结节数年,中医调治一月余见曙光! 门诊有个苏州的女患者,今年51岁,绝经刚4年,左侧乳腺结节已经跟着她好几年了。这结节不光是摸得着的困扰,更让她难受的是浑身的“冷”和“麻”——哪怕是夏天,后背也总像贴了块冰,穿两件薄衫都觉得凉,风一吹就打哆嗦;上肢还总麻,拿筷子时手都发颤,眼干涩得厉害,看会儿手机就得滴眼药水。 这几年患者没少折腾,西医让她定期复查,说结节不大但得盯着;中医也找过两位,喝了小半年药,结节没见小,后背的凉气和手麻反倒没缓解。后来听老家亲戚说,这边看诊不盯着“病”,更重“调身体”,她才抱着试试的心态来的。 坐诊时一搭脉,脉细细的没力气,再看舌头,颜色淡,边缘还带着一圈齿印,舌苔薄白——这分明是肾虚肝郁、气血不畅的证型。绝经后女性肾气本就会慢慢衰退,这位患者的肾虚更明显:肾主温煦,肾虚了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灭了,所以畏寒怕风、后背凉、下肢发寒;肾藏精,精能养目,精气不足,眼睛自然干涩。 而肝气郁结就像管道堵了,气滞在乳腺,时间久了就结成了结节;气血跟着气滞走不动,没法濡养上肢,手麻的毛病就来了;舌有齿印,正是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的信号。 其实患者的乳腺结节和畏寒麻木,就像一棵树上的两根枝丫,根都扎在“肾虚肝郁、气血不畅”上——不把根调顺,光盯着结节“消”,根本没用。 给她开的方子,就围着“补肾疏肝、活血散结”这两个核心来:熟地黄、山茱萸先把肾里的“精气”补起来,像给身体“添柴”;巴戟天、肉桂是“助燃剂”,温肾助阳,帮着驱散体内的寒气,解决后背凉、下肢寒的问题;五味子能敛住肾精,不让补进去的精气白白耗散。 茯苓健脾,毕竟“脾为后天之本”,健脾能帮肾更好地发挥作用;羌活、防风能祛体表的寒邪,缓解怕风的症状;鸡血藤是“通络高手”,能把气血引到上肢,解决手麻;郁金、橘核专疏肝理气,给乳腺的“管道”通通气;再用浙贝母、白芥子、制南星化痰,牡蛎软坚散结,几味药搭着,既给身体“补底子”,又给结节“拆台子”。 没想到才过一个月,患者复诊时就说:“后背不怎么凉了!”又过了10天,患者第三次来复诊,一进门就笑着说:“结节摸不到了!”现在手麻基本好了,做饭、择菜都没问题,眼干涩也缓解了,不用总滴眼药水,后背彻底不凉了,连之前的疲惫感都没了。 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其实道理很简单。 乳腺结节不是“孤立的疙瘩”,畏寒麻木也不是“无关的小毛病”——它们都是身体“肾虚肝郁、气血不畅”的信号。肾虚了,温煦和养身的能力就弱;肝郁了,气血运行的通道就堵;气血不通,痰浊就容易在乳腺结块,身体也得不到濡养,自然会冷、会麻。 我开的方子没只盯着“消结节”,而是先补肾虚、疏肝郁,给身体搭好“运行框架”;再通气血、散痰浊,把堵着的“管道”打通。就像给生锈的水管先除锈、再通水,水流畅了,管子自然就不堵了。患者的情况,正是因为辨证准了“根”,用药踩对了“点”,才让困扰数年的问题,在三周里见了曙光。 其实很多更年期女性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结节、畏寒、麻木……别只把它们当“老毛病”忍了,找对病机、用对药,身体的“春天”总能回来。

0 阅读:33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