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再关边境,中欧班列陷二次停摆!供应链成本暴涨15%,欧洲心脏成国际贸易堵点

七七爱天下 2025-11-01 22:46:20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这已是两个月内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通道第二次陷入停滞。9月12日,波兰曾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举行“西方-2025”联合军演为由,关闭了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陆路边境口岸。 当时超过300列中欧班列滞留边境,1.23万个集装箱积压。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这些原本要快速抵达欧洲市场的货物,无奈地躺在冰冷的集装箱里。从事中欧班列货运的熊正宏们,眼睁睁看着供应链综合成本暴涨15%以上,朋友圈里一片哀鸿。 波兰被誉为“欧洲心脏”,85%-90%的中欧班列经过或到达波兰。马拉舍维奇这个边境小镇,本是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如今却成了国际贸易的堵点。上海鸥吉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丰,手中40多个箱子的货物被迫滞留,他无奈地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冲动的做法,对双边贸易影响特别大。” 波兰此次推迟开放边境,表面上是为支持立陶宛——这个邻居最近因“走私烟草的气象气球”事件,决定暂时关闭与白俄罗斯的陆地边境一个月。深层里,却是地区紧张局势的延续。 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就发展高效、富有经济竞争力的欧亚交通走廊的重要性及波兰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与波方交换意见。双方认识到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的重要性。然而政治决策往往让位于短期安全考量,让这条现代丝绸之路一次次陷入停滞。 跨境卖家们最先感受到寒意。库存告急的风险如利剑高悬,他们不得不紧急启动备用方案。特别着急的货物改走空运,成本瞬间飙升3倍;选择海运虽便宜30%,时间却要延长20至30天。这些额外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推高整个欧洲市场的物价。 波兰运输与物流行业协会战略项目总监卡利西亚克曾坦言,全面关闭边境不仅对运输和物流行业影响重大,对整个经济亦是如此。2024年,中欧班列的货运量增长了10.6%,货运额跃升了85%,超过250亿欧元,这约占中欧贸易的4%,并为波兰带来了7.4亿兹罗提的税收收入。政治决策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经济代价。 立陶宛关闭边境的决议,白俄罗斯外交部已递交抗议照会,直言这不仅影响白俄罗斯公民的权利,也影响立陶宛公民以及欧盟和其他国家公民的权利。过境立陶宛通往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通道可能中断,航空旅行进一步受限,连锁反应正在蔓延。 波兰政府发言人什瓦普卡宣称,波兰总理图斯克和立陶宛总理鲁吉尼埃内已同意,在“11月中旬左右”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这个承诺能否兑现,谁也不敢打包票。地缘政治博弈的棋盘上,经济命脉成了可以随意挪动的棋子。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在此暴露无遗。中国车企已开始加速布局应对策略——比亚迪在匈牙利工厂投产后,本地供应能力覆盖中欧80%的市场;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的电池工厂为宝马、大众提供就近配套。生产的本地化,正成为规避边境风险的现实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动脉,不该因政治风云而时通时断。当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再次被政治决策淹没,受损的不仅是中国的出口企业,更是整个欧洲市场的消费者和那些依赖稳定供应链的跨国企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2
七七爱天下

七七爱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