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野兔成灾,有100多亿只,体重百斤却无人食用,当地人给出答案:不敢吃。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2 08:30:27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有100多亿只,体重百斤却无人食用,当地人给出答案:不敢吃。 澳大利亚的野兔闹剧得从 17世纪说起,当时一个英国殖民者为了满足打猎爱好,从老家寄来 12 只家兔和 5 只欧洲穴兔,在农场繁殖到 24 只后就放了出去,谁也没料到这成了生态灾难的开端。 澳大利亚水草丰美还没有野兔的天敌,这些 “外来户” 简直如鱼得水,以每年 130 公里的速度扩张,只用 60 多年就霸占了整个大陆,到 1926 年数量飙到 100 亿只,是当时澳大利亚人口的 1500 多倍,就算现在也还有 2 亿到 3 亿只在野外乱窜,被戏称为 “兔坠大陆”。 说体重百斤虽有点水分,但这些野兔没人管着,一个个吃得油光水滑,成年个体体重轻松突破 10 斤,有的甚至能长到 20 多斤,壮实得不像普通兔子。 但这么多 “活物储备”,当地人却碰都不碰,核心就是两个字:不敢。 先得说说那些为了灭兔搞出来的 “生化武器”,1950 年澳大利亚人实在没辙,引入了黏液瘤病毒,这病毒对野兔来说就是绝症,短短几年就干掉了 99% 的种群,可没死绝的兔子很快进化出抗性,现在野外的野兔几乎都带着这种病毒。 后来又加了兔杯状病毒,结果还是一样,病毒没杀光兔子,反而在它们体内扎了根。谁也不敢赌这些病毒会不会变异传染人。 当地卫生部门早发过警告,说野兔携带的病毒可能导致脑膜炎、肝损伤,之前有个农场主不信邪,抓了只野兔炖着吃,结果上吐下泻躺了半个月,虽然没确诊是病毒直接感染,但这事儿传开后,没人再敢冒这个险。 更要命的是野兔身上藏着的 “隐形杀手”,除了病毒还有各种寄生虫,肝吸虫、肺线虫藏在肌肉里,蜱虫携带的立克次体病菌更是防不胜防,就算高温烹饪也未必能赶尽杀绝。 有动物学家解剖过野兔,发现一只兔子体内能有十几条寄生虫,光想想都头皮发麻,更别说往嘴里送了。 而且澳大利亚人为了灭兔,一百多年来啥招都使过,毒气弹、毒饵遍地都是,这些毒药有的会残留在野兔体内,吃兔肉简直是间接服毒,这笔账谁都算得清。 再说历史上也不是没人试过吃野兔,早年英国移民带来兔子本就是想当备用食材,后来新南威尔士的移民还专门开了肉店,让土著人捕兔换钱。 可架不住野兔繁殖太快,吃的速度远赶不上生的速度,更别提后来病毒和毒药用上了,野兔肉彻底成了 “高危食品”。 现在澳大利亚人主流肉类是牛羊和海鲜,家兔都很少吃,更别说这种浑身是隐患的野兔子,甚至有人觉得吃野兔是 “贫穷的表现”,心理上就接受不了。 还有个扎心的现实,就算抛开安全问题,野兔肉也实在不好吃,口感比养殖家兔差远了,又柴又腥。而且捕捉、运输、检疫野兔的成本高得吓人,根本形成不了产业链,与其费劲处理这些 “问题食材”,不如花钱搞灭兔工程。 澳大利亚每年因兔灾损失近 2 亿澳元,一百多年来投了超过 100 亿澳元灭兔,从挖陷阱、建围栏到请 “野兔总管”,啥办法都试了,要是吃能解决问题,早把野兔吃到濒危了,哪还用打这场持久战。 那些说 “中国人去了能解决” 的玩笑也就是说说,真到了澳大利亚,看着带病毒、藏寄生虫还可能有毒药残留的野兔,估计也得摆手。 毕竟这哪是吃兔肉,简直是开生命盲盒,当地人的 “不敢吃”,说到底都是被一百多年的 “人兔大战” 和实实在在的健康风险给吓出来的。

0 阅读:172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