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襄阳三中的操场被欢呼声掀翻时,谁能想到——平日里握着粉笔的班主任,正跟着《我们

龙舟说 2025-11-03 05:57:13

当襄阳三中的操场被欢呼声掀翻时,谁能想到——平日里握着粉笔的班主任,正跟着《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旋律抖肩蹦跳;颁奖台上,学生脖子上的奖牌串成了闪亮的“项链”,晃得人睁不开眼;科技展区的水火箭“嗖”地冲上天空,带着20秒的滞空纪录,把全场尖叫钉在秋日的风里。 这哪是校园活动?分明是一场青春沸腾的盛宴。 高二年级的班主任们大概没料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出道”。平日里板着脸讲函数题的数学老师,此刻正跟着节奏甩头;总在班会课上强调“仪容仪表”的班主任,蹦跳间额前的碎发都在跳舞。最让人笑中带暖的是高二主任魏立荣,这位被学生喊“顶流”的老师,肢体不算协调,却把每个动作都跳得格外认真,那股子豁出去的劲儿,比舞台灯光还耀眼。“原来老师藏着个女团梦!”学生的呐喊里,藏着的是对“严肃面具”下真实灵魂的惊喜。 而学生们的战场,早就不止于教室。科技节上,高一学生王梓洲的水火箭刚落地,他就攥着计时器宣布:“下次要飞30秒!”旁边高校展示的机器人正随着音乐转圈,3D打印的模型前围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同学,眼睛里的光比模型还亮。有人摸着机器人外壳小声说“想考武汉理工”,有人对着3D打印机出神,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自己设计的作品。 到了颁奖环节,那两位挂着8块奖牌的同学,简直成了移动的“荣誉墙”。奖牌碰撞的叮当声,和周围的欢呼混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党委书记说“这是人生的动力源”,一点不假——当老师放下身段和学生共舞,当知识变成会飞的火箭、会跳舞的机器人,当努力被沉甸甸的奖牌见证,青春的热情怎能不被点燃? 这样的校园,没有沉闷的课本味,只有沸腾的生命力。老师不再是遥远的“说教者”,而是并肩狂欢的伙伴;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藏在水火箭轨迹里、奖牌光泽中的无限可能。谁能不羡慕呢?羡慕的不是奖牌多耀眼,而是那份被珍视的少年意气——原来青春可以这样,热烈、鲜活,带着随时能冲上云霄的勇气。

0 阅读:5
龙舟说

龙舟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