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能不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中国的忍耐力,二是中国的军事实力。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一定会使用各种手段阻挠中国的崛起,包括无理挑衅甚至是武力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将极大地考验中国的忍耐力。 说起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大家都觉得挺不容易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从一个穷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让不少西方国家坐不住了。他们担心中国继续往前走,会动摇他们在全球的地位。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搞封锁,到现在各种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小动作,没停过。这不是空穴来风,美国从1950年就对中国实施全面禁运,鼓励盟友跟着一起干,目的是掐住中国的脖子,让它喘不过气。到了现在,这种阻挠更隐蔽了,但本质没变。咱们得承认,面对这些,中国要想和平崛起,确实得靠两样东西:一边是忍着气,稳住阵脚;一边是把军事实力搞上去,当底气。少了哪样都不行。 先说西方国家怎么阻挠的吧。这事儿得从经济入手,因为经济是命根子。美国从2018年发起贸易战开始,就加征关税,针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下手狠。像华为、中兴这些公司,被扔进实体清单,禁止用美国技术和产品,直接断了全球供应链。结果呢?中国企业没法买美国芯片,高端制造领域卡壳了。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想拖慢中国在5G、半导体上的脚步。欧盟、日本也跟着学,搞贸易壁垒,限制中国投资,说什么国家安全。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抢饭碗。2025年了,这种经济围堵还在继续,美国又威胁加新关税,搞90天休战协议,表面缓和,实际还是在施压。中国出口受影响,产业链得调整,这笔账谁来算? 政治上更烦人。西方国家总爱在涉港、涉疆、涉台问题上指手画脚,干涉中国内政。拿台湾地区来说,美国从1979年建交后,就一边承认一个中国,一边卖武器给台湾地区,搅和两岸关系。2023年以来,美国政客频频访台,国会通过各种法案,鼓励台湾地区加强防务。台湾地区的防务部门也跟着闹,采购美制导弹、战机,花大钱买这些玩意儿。结果呢?台海局势剑拔弩张,美国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联合军演,模拟所谓“台海冲突”。日本智库甚至提出用“混合威胁分析模型”干预台湾问题,想从情报、经济上帮台湾地区挡事儿。这不是明摆着挑事儿吗?他们知道中国追求和平统一,但就是不让步,总想用台湾牌牵制中国发展。2025年10月,美国又在亚太增兵,部署更多航母战斗群,名义上是“自由航行”,实际就是军事威慑。 军事威胁是最直接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军力布局越来越密。美军在关岛、冲绳建基地,派B-52轰炸机巡航南海,舰艇编队靠近中国岛礁。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从2023年起,公务船多次侵闯中国仙宾礁,滞留不走,美菲联合军演跟着上演。兰德公司报告说,到2050年,中国军力会追上美国,但现在他们就想先下手为强。南海、台海,东海,这些热点地区,美国总想插一脚。2025年,美海军预测中国舰只总数到2040年增40%,他们就加快“印太战略”,拉盟友围堵。说实话,这套路老套,但管用,因为中国发展需要稳定环境,一打起来,谁都吃亏。 面对这些,中国是怎么忍的?忍耐力不是软弱,是战略智慧。拿中美贸易战来说,美国加关税,中国没硬碰硬,而是坚持对话协商。2018到2020年,双方谈了13轮,第一阶段协议签了,中国开放市场,美国降了部分关税。2025年5月,又有90天休战,中国把对美关税降到10%,稳住供应链。这不是让步,是算计长远。贸易战没赢家,中国知道,瞎对抗只会伤自己经济,还给全球添乱。通过忍,中国争取到时间,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像华为的麒麟芯片,现在能自主供应了。外交上也一样,面对美国打台湾牌,中国重申和平统一,但警告外部干涉必遭回击。2023年台海军演后,中国军队常态化巡航,没升级冲突,而是用多边机制化解。联合国场合,中国代表陈述立场,不让西方舆论占便宜。这忍耐,让中国避开陷阱,专注内部建设。 军事实力是硬支撑。没有这个,忍耐就成空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力弱,国际上被动挨打。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几十年努力,中国军队现代化大步走。海军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十艘小船,到现在有3艘航母,055型驱逐舰服役,舰艇总数世界第一。2025年,中国海军在南海巡航常态化,驱逐舰编队破浪前行,雷达锁定潜在威胁。这不是炫耀,是自卫。空军也牛,歼-20五代机批量生产,隐身性能强,巡逻东海时,能有效应对外来挑衅。陆军信息化升级,导弹部队高超音速武器就位,射程覆盖亚太热点。 这两点缺一不可。忍耐力像舵,稳方向;军事实力像甲,护安全。西方知道中国需要和平环境发展,所以总想激怒中国,拖进冲突。苏联当年就是例子,美苏争霸,美国用经济封锁、军事压力耗垮了苏联。中国学聪明了,不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