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 答案很现实,也很压抑。如果不缴费,那将成为欧美打压和攻击大国的论坛,那时我们的形势会更加被动。 联合国里有时候会有针对中国的声音,说到底是美西方国家老把这个多边平台当工具用。 202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开第47届会议的时候,加拿大带头,好些西方国家借着涉疆、涉港的事儿瞎指责中国。后来有消息说,以色列这些国家是被美国逼着才签反华声明的。 到2025年,美国又拉着英国、德国这些国家,在联合国里搞涉疆的会,外交部直接说这是“糟践联合国”的政治操作。他们这套玩法都差不多:先让所谓的学者编点假证词,再通过西方媒体炒热,最后借着联合国的平台搞官方施压,其实就是把人权问题变成政治武器,为的是拦住中国发展的路子。 美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在这些事儿里藏都藏不住。带头说中国的加拿大,自己有段黑历史——土著小孩在寄宿学校里遭虐待,死了4000多人。 美国更不用说,以前屠杀印第安人是抹不掉的罪,就算现在,每年还有10万人被拐去干强迫劳动的活儿。他们在全世界80个国家发动战争,直接弄死了80多万人,还让几千万人流离失所。 可这些国家对自己的烂事儿假装没看见,倒来给中国编“种族灭绝”这种天大的瞎话,说到底就是霸权主义想保住自己的地位。 中国主动缴会费,就是不想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写得很清楚,成员国要是欠的会费达到前两年该交的总数,就会失去在联大的投票权,除非能证明有没办法控制的情况。 2022年的时候,伊朗、委内瑞拉等8个国家就因为欠会费没了投票权。这例子摆在这儿很明白:没了投票权,碰到跟中国有关的议题投票,咱就只能干看着,美西方国家想怎么定规矩就怎么定。 中国要是不缴会费,等于自己把在联合国的说话权让出去,让这个本来就受西方影响的平台,彻底变成专门骂中国的地方。 缴会费换来的说话权,是中国顶住西方压力的关键。 虽然美西方国家老在反华议题上搞小动作,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开第46届、47届会议的时候,分别有80多个、90多个国家站出来说公道话,支持中国反对把人权问题搞成政治工具。 这些支持不是平白无故来的,是中国在联合国框架里长期搞多边外交攒下的。 中国靠缴会费保住参会、提建议、投票的权利,才能让更多国家明白中国的情况,美西方国家拉的反华小圈子,始终成不了国际社会的主流。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历史,更能说明这个逻辑多重要。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前,美国这些西方国家拦了好久,还想搞个“双重代表权”的提案,打算弄出“两个中国”。 就是因为中国一直没放弃斗争,最后拿到合法地位,才在联合国体系里把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基础打牢了。 现在联合国的官方文件里,都把台湾写成“中国的省”,这就是合法地位带来的保障。 要是因为欠会费丢了地位,中国又会面临被排除在国际规则之外的风险,搞不好“两个中国”这种分裂的念头又会冒出来。 中国一直缴会费,就是在等、在推动这种国际共识越来越强,用时间换空间,慢慢减弱霸权主义的舆论攻击。 往长远看,中国缴会费也是在护着多边主义的底子。联合国虽然有被当成工具用的问题,但现在还是全世界范围最广的国际组织,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需要这个平台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传出去,推动全球治理改得更合理。要是因为眼前的压力不缴会费,不光丢了自己的说话权,还会让多边主义陷进更大的麻烦里,最后受连累的,会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 有些人心想“不缴会费就能躲开攻击”,这是没看清国际博弈多残酷。要是美西方国家在联合国内压不住中国,很可能会用单边制裁、军事威慑这些更激烈的办法。 中国给联合国缴的会费,说到底是买了个缓冲的空间——在多边框架里应对压力,比自己孤零零对抗霸权要省劲儿多。这种选择看着像是被动,其实是算清利弊后的理性决定,既尽了大国的责任,又用了实在的策略。 中国在联合国的处境,说到底是正在崛起的大国和想保住霸权的国家之间矛盾的集中表现。只要中国接着发展,美西方国家就不会停下拦着的脚步,联合国作为重要的舞台,肯定避免不了这些交锋。 但中国应对的路子很清楚也很坚定:靠主动尽义务保住合法地位,借着多边平台把国际社会的共识聚起来,在斗争里慢慢推动国际秩序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走。 这种以退为进的办法,可能让人觉得有点压抑,但满是智慧,这正是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稳步往前走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