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握手言和,荷兰却成了"弃子"? 10月30日,中美在韩国釜山的会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双方不仅气氛融洽,更重要的是,持续已久的中美贸易战迎来了阶段性"停火"。 美国暂停了备受争议的"50%穿透性规则",中国也暂停了相关反制措施。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然而,有一个国家却成了这场"和平"的最大输家——荷兰。 就在会晤前一周,荷兰为了讨好美国,上演了一出"反华表忠心"的戏码。它突然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罢免了中国籍CEO。荷兰满心以为,这样就能换取美国在芯片管制上的豁免。 结果却事与愿违,荷兰被"出卖"得又快又彻底。 一方面,中国迅速反击,叫停了安世半导体的对华出口。这直接导致欧洲汽车业面临芯片断供的风险,多家车企甚至发出了停产预警。 另一方面,荷兰刚把"投名状"递出去,美国转头就和中国握手言和了。荷兰这个冲在最前面的"马前卒",瞬间发现自己被晾在了战场上。 荷兰的经济损失是实实在在的: • 企业层面: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顶尖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其中国区业务被紧急叫停,公司宣布"中国区独立运营",运营体系被打乱。 • 行业层面:欧洲汽车制造业高度依赖安世芯片。库存仅够维持几周,断供将导致欧洲汽车工厂全面停产,损失巨大。 • 国家层面:荷兰政府的"押注"彻底失败,不仅没换来美国的豁免,反而引火烧身。荷兰在国际上沦为战略短视、盲目跟风的笑柄。 荷兰的遭遇,给所有国家上了一堂课:在大国博弈中,放弃战略自主、甘当马前卒,最终很可能变成被抛弃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