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晤刚结束,高市早苗就在 10 月 31 日晚上发了段话,说什么强调直接坦诚对话的重要性,还提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分歧,说中方表达了关切、探讨了合作可能,打算继续为日本国民安全和地区和平深入对话,听着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好像多真心想搞好中日关系似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话里全是算计,压根不是表面那么回事。 要看透她这波操作,得先看看她现在的处境有多难。 高市早苗上台后就没顺过,之前合伙执政的公明党因为不满她重用保守派、不支持改革,直接撂挑子退出联盟了,她只能拉来 “日本维新会” 凑数,可对方就派了个 “首相辅佐官”,合作松散得一戳就破。 国内经济更是烂摊子一堆,日元兑美元都跌破 150 了,物价飞涨,大米都快不够吃,年轻人找工作难、工资还不涨,这些事儿都压得她喘不过气。 更让她尴尬的是,按外交惯例,邻国新领导人上任通常会收到中方贺电,可她上台好几天,北京的贺电迟迟没影,这背后的原因她心里门儿清 —— 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没法轻易信任。 她在日本政坛是出了名的右翼强硬派,老跑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地方供奉的可是二战甲级战犯,还嘴硬不承认日本当年的侵华历史,甚至说日军二战时的行为是 “自卫”,这话说出来简直离谱。 更过分的是,她还敢碰台湾问题这个红线,公开喊 “台海有事,日本可以介入”,明摆着挑战中国核心利益,而且她还特别亲美,一口一个 “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基准线”,恨不得跟美国绑死。 现在突然摆出想对话、想合作的姿态,说白了就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想靠放软话缓解中方的不满。 毕竟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她要是不跟中国搞好关系,国内的经济难题根本解不了。 而且美国那边还在给她施压,特朗普马上要去日本,说白了就是上门 “要账”,逼她兑现 55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还得把军费涨到 GDP 的 3.5%,再买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这些压力她根本扛不住。 一边是国内焦头烂额的困境,一边是美国的步步紧逼,她只能转头向中国示好,想通过对话给自己找条出路,既想从合作里捞点实惠,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又想借中日对话的姿态稳住自己的首相位置,毕竟日本政坛 “5 年换 4 相” 的魔咒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她这话里的算计还不止这些,说 “为日本国民安全和地区和平”,其实根本没打算真的尊重中方的核心关切。 她嘴上说探讨合作可能性,却压根没提要改改自己以前的右翼立场,没提要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没提在历史问题上认错、在台湾问题上守底线。 中方在会晤中表达的各种关切,核心就是这些关键问题,可她在表态里压根没正面回应,反而把自己放在 “推动地区和平” 的道德高地上,明摆着是想模糊焦点,继续打自己的小算盘。 她心里清楚,光靠亲美那一套撑不下去了,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才喊着要 “坦诚对话”,可这对话根本不是为了真正解决分歧,而是想让中方松口,先拿到合作的好处,同时应付国内的压力。 可中国早就把话说透了,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 “中方已经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是划了底线:想搞好中日关系,光说好听的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 说到底,高市早苗的这番表态,就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政治表演,本质上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满脑子都是算计,根本没有真正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 中日关系的基础是历史问题、台湾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她要是还抱着以前的右翼想法,不真心改正,不拿出实际行动,就算喊再多 “对话”“合作” 的口号,也都是白费。 毕竟中国从来不吃 “画大饼” 这套,想让中日关系回到正轨,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证明,而不是靠几句冠冕堂皇的空话蒙混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