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日本新闻! 真的看笑了! 11月3日,日本高调宣布打通新的重稀土供应链:从

钰钰小钰 2025-11-04 16:09:41

刚看到日本新闻! 真的看笑了! 11月3日,日本高调宣布打通新的重稀土供应链:从澳大利亚芒特韦尔德矿山挖矿,运到马来西亚加工,最后送回日本本土使用。 这波操作被不少人吹成“摆脱中国依赖”的成功案例,可扒开细节全是破绽。 首先是绕不开的技术依赖。马来西亚的加工生产线里,核心萃取设备、工艺控制仪器全是从中国进口的,连分离提纯用的关键试剂配方都得参考中国技术数据库。 要知道,重稀土精炼得经数百道萃取工序,中国靠独创技术能做到99.999%的纯度,而日本这条新线产出的氧化物纯度还不到99.9%,根本满足不了F35战机、高端电机的需求。 成本更是高得离谱。这条“澳-马-日”供应链的建造成本是中国同类生产线的2.3倍,试剂采购价也贵出40%以上,算上跨国运输和人工成本,最终产品价格比直接从中国进口高了近一倍。 所以日本“澳-马-日”供应链的破绽,印证稀土产业的竞争早已跳出资源争夺。 中国在全球重稀土精炼市场87%的份额、99.999%的提纯纯度,以及从萃取设备到试剂配方的技术垄断,构建起“技术-设备-工艺”的完整闭环。 日本即便找到替代矿源,仍需依赖中国核心技术,这暴露了“掌握资源≠掌握主动权”的行业本质,技术壁垒才是产业链的真正护城河。 更讽刺的是,日本重稀土曾100%依赖中国,即便搞了新供应链,短期内也只能替代不到15%的需求量。 说到底,日本所谓的“脱钩”只是换了个地方花钱。矿源从中国变成澳大利亚,加工厂从中国换到马来西亚,但最核心的精炼技术、关键设备还攥在中国手里。 这种只换环节不换技术的操作,与其说是“供应链独立”,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了个昂贵的心理安慰。 日本折腾的“澳-马-日”稀土供应链,看着是换了矿源,其实根本没脱离依赖。 马来西亚的精炼设备还是中国的,建造成本比中国高两倍多,出来的东西纯度还不到99.9%,连高端制造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这事儿说白了,稀土竞争早不拼谁有矿了,而是看提炼技术和全产业链能力。 中国从设备到工艺都形成了优势,日本所谓的“脱钩”,不过是花更多钱买个心理安慰,实际还是绕不开核心技术。 稀土博弈 全球供应链 ,你觉得日本这波“去中国化”能成吗?

0 阅读:98
钰钰小钰

钰钰小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