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澳大利亚人离开中国之后,在社媒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仇视中国,那么亲自去看看吧。

福星徠说事 2025-11-05 09:04:00

这位澳大利亚人离开中国之后,在社媒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仇视中国,那么亲自去看看吧。   最近在网上,有个叫罗伯特・巴威克的博主引发了不少讨论,其实他不算那种顶流大V,但平时发的内容都挺实在,关注的人也愿意跟他互动。   前段时间他专门抽了20天时间,跑了中国9座城市,你知道吗,这9座城市涵盖得还挺全,既有北京、西安这种满是历史味儿的老城,也有上海、深圳这种抬头全是高楼的现代化都市,还有成都、杭州这种让人想慢下来过日子的地方,最后他从海口坐海南航空回墨尔本,路上就忍不住发了段视频。   视频里他没说啥复杂的大道理,就是很坦诚地讲,这些年大家总在社交媒体上为中国的事儿吵来吵去,各说各的理,可等他自己真的走了这么多地方,现在最想跟大家说的就是:你亲自去中国看看吧。   我自己平时刷油管、推特的时间,比刷朋友圈还长,所以也经常能刷到外国人来中国后的分享,说真的,大部分人的感受都特别一致,完全打破了之前的固有印象。   有人说走在中国街头,第一次觉得“文明整洁”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路边的垃圾桶都分类得清清楚楚,共享单车也没人乱停,就连人多的地铁站,大家也都是排队上下车。   还有人说中国的安全程度超出想象,就算深夜在成都春熙路、西安回民街逛,也不用提心吊胆,不像在欧美有些城市,天黑了就不敢随便出门。   甚至有外国网友直白地说“中国像活在未来,而我们欧美还停留在过去”,比如出门不用带现金,买根冰棍、坐个公交都能手机付,去医院挂号也不用排大长队,线上就能约,这些便利在很多欧美国家还没普及。   评论区里还有句话特别有意思,有人接了句“如果你觉得欧美啥都好,那也亲自去欧美看看吧”,这话其实戳中了另一个点,国内有些朋友总觉得去了欧美就能过上好日子,好像那边全是高薪、低压力,啥都顺。   可实际上呢,很多在欧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边也有不少糟心事,比如美国的医疗费用贵得吓人,一点小感冒去医院可能就要花几千美元;欧洲有些国家找工作特别难,就算找到了,工资扣完税也没剩多少,租房还得抢。   为啥会有这种两边认知差呢?其实核心就是信息没对上,西方媒体平时报道中国,总爱盯着个别问题放大,却很少提中国老百姓日常的便利和安稳;而国内有些平台上,关于欧美的内容也多是展示好的一面,很少说那些柴米油盐里的麻烦。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信息差也挺好打破的,就是亲自去体验,像罗伯特那样,真的走一遍中国的大街小巷,尝一尝路边摊的小吃,坐一坐中国的高铁,自然就知道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   同样,要是真的去欧美生活一段时间,体验下那边的日常通勤、看病流程,也能明白那边不是啥都好。   说到底,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别的国家,光靠网上的只言片语下判断,都太片面了,只有自己脚踩在那片土地上,才能有最真实的感受。   你们身边有没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后改变看法的事儿?或者你对这种“亲自看看才能打破偏见”的情况有啥想法?

0 阅读:76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