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

风林事儿说 2025-11-05 16:21:51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巴菲特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韩国放弃汉字哪儿是彰显什么民族自尊,分明是干了件断自己根脉的蠢事,到最后历史看不懂、生活出乱子,还生生切断了和中日的文化纽带。 汉字在朝鲜半岛扎了上千年的根,从公元3世纪高句丽用汉字写国史开始,到统一新罗时期成官方文字,再到李氏朝鲜的典籍文书,很多都是用汉字记的。 就说那本《三国史记》,韩国人自己的正史,从头到尾满篇汉字,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翻开来,跟看天书没两样,得请“汉字代读师”翻译才能知道自家祖先干了啥,一页纸还得花5万韩元,这哪是读历史,分明是为当年的糊涂政策买单。 博物馆里李舜臣的手稿,白发老人指着汉字给孙子讲,孩子却认不出那是曾祖父的名字,这种代际间的历史断层,就是放弃汉字最直接的苦果。 更荒唐的是,韩文本身就是个“先天不足”的文字,世宗大王当年造谚文,本来就是给底层百姓当汉字注音工具用的,根本没法独立撑起复杂的表达。 韩语里近七成词汇都源自汉字,可韩文只表音不表意,一堆同音异义词全靠猜。 “市场”和“市长”发音一样,“医生”和“理性”听着没区别,连法律条文里“强奸”和“强谏”都写成一个样,法官得翻回汉字原文才能断案。 2010年京釜高铁出的大岔子更离谱,施工图纸没标汉字,工人把“防水”当成“放水”,15万个枕木全裂了,这可不是小事,是拿人命和巨额损失当儿戏,说白了就是放弃汉字闹的笑话。 还有大邱那家医院,把“食后服”写成了“食前服”,病人吃错药血压飙到200,赔了3.8亿韩元,这种因为文字歧义出的乱子,每年在韩国能有3万多起。 最讽刺的是,想断却根本断不了。韩国人身份证上还得写汉字姓名,不然“민수”这样的名字,到底是“民秀”还是“旻洙”根本分不清,同名同姓的人能乱成一锅粥。 春节贴春联,照样得用汉字,总不能用韩文写对联,那样既没规矩也没韵味。 连三星这样的大财阀都逼着员工学汉字,招聘必考HSK,同岗位会汉字的比不会的年薪高18%,所谓的“方块字溢价”,不就是打了当年废除汉字政策的脸嘛。 2005年韩国自己废除了《韩文专用法案》,又把汉字请回中小学课堂,还成立了汉字教育振兴团,这波“急转弯”,不就是承认当初错了? 更别提汉字本来是中日韩的文化纽带。 日本至今还在用两千多个当用汉字,中国人看日文招牌能猜个大概,可韩国年轻人别说读中国古籍,连自家祠堂的汉字匾额都认不全,跟中日交流时,光靠韩文翻译还得反复确认歧义。 这种主动斩断文化联系的做法,看似硬气,实则是把自己从东亚文化圈的根上摘了下来。 说到底,文字从来不是外来的枷锁,而是装着历史和文化的容器。 韩国非要把用了千年的汉字扔了,结果历史成了谜、生活出了错、纽带断了线,最后还得花大力气往回捡,这不就是巴菲特说的“愚蠢”?毕竟连自己的过去都读不懂的民族,又谈何真正的文化独立呢。

0 阅读:65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