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发文写道:如果大陆想要武统台湾,那么台湾可能见不到解放

风吟写枪啸 2025-11-06 14:06:42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发文写道:如果大陆想要武统台湾,那么台湾可能见不到解放军的影子,就已经被大陆的火箭军给打的稀巴烂了。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在2025年10月发布的那篇帖子,迅速搅动岛内舆论池塘。他直言,如果大陆启动武力统一进程,台湾可能在解放军地面部队现身前,就已被火箭军精准火力覆盖得支离破碎。这番表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近年台海军事动态的冷静观察。火箭军作为大陆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装备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覆盖全岛关键节点。2023年8月的环台军演中,多枚东风-15和东风-16导弹穿越台湾上空,模拟锁定127处军事目标,包括指挥中心和机场跑道。这些行动虽未携带实战弹头,却清晰展示出模块化打击的效率。美军印太司令部事后评估指出,这种米级精度足以在开战初期瘫痪现代化防御体系。何溢诚的分析,正是对这种不对称力量的现实主义解读,避免了传统登陆战的二维想象,转而聚焦三维立体对抗的残酷性。 岛内对何溢诚言论的反应两极分化,有人指责他唱衰台湾防卫士气,视其为亲中说客,网络上充斥着情绪化攻击。绿营阵营借机放大,部分媒体将帖子解读为破坏岛内团结的举动,甚至联想到大陆惠台政策的所谓渗透。可这些批评往往忽略了言论背后的数据支撑。台湾防务部门2024年兵棋推演显示,火箭军首轮饱和攻击可摧毁85%的军用机场、73%的指挥所和61%的防空阵地,导致部队在72小时内丧失体系作战能力。这与乌克兰冲突形成鲜明对比,那里俄军未能彻底压制乌方指挥链条,战事转为持久消耗。兰德公司2024年报告进一步量化美军介入代价:若投入两个航母战斗群,每日舰艇损失3至5艘,整体资源消耗超出承受极限。F-16V战机虽于2025年交付台湾,其雷达反射面积却是歼-20的5倍,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面前形同移动靶子。 火箭军的实战潜力不止于导弹精度,其模块化设计更显战略深度。东风-26中程导弹射程达4000公里,能直击关岛美军基地,18马赫速度加上机动变轨,让萨德系统难以拦截。东风-17的滑翔体技术,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防空轨迹,台湾铺路爪雷达在模拟中屡屡失效。海湾战争的旧例可资借鉴,1991年美军42天空袭瓦解伊拉克萨达姆防线,地面推进几无阻力。这种先瘫痪后推进的模式,正逐步在台海情境中成形。大陆火箭军现役40余导弹旅,上千辆发射车分布沿海,机动隐蔽性强,一旦行动,饱和火力可在数小时内覆盖全岛。相比之下,台湾军售依赖美国,每年超200亿美元投入,却难弥补结构性差距。美方智库推演显示,2028年若国民党执政,两岸协商空间或将扩大,这反映出大陆对和平统一的战略耐心,但红线不容逾越。 两岸经贸纽带仍是和平基石,尽管政治风波不断。2023至2025年,两岸贸易额逆势增长,台湾对大陆出口顺差逾15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享国民待遇,31条和26条措施落地,让台胞就业买房无障碍。深圳软件园的5G项目中,不少台湾工程师参与调试设备,成果惠及双方。可岛内户籍政策变动,已导致50余名陆配身份受限,16名放弃台籍,这种系统性歧视正侵蚀交流基础。民进党当局的“户籍追杀”举措,不仅制造分裂,还让青年一代对统一前景产生误解。 火箭军威慑的深层意涵,在于重塑台海博弈规则。传统登陆战想象已过时,现代冲突强调信息主导与火力压制。大陆海军与空军协同,火箭军居中枢,构建立体防御网。2025年大陆两会,李总理重申和平发展,王沪宁对台会议后国防部实弹演习,喊出“收了你们”的强硬,却与惠台政策并行。这种两手策略,旨在威慑而不挑衅。何溢诚的发文,接地气地戳破泡沫,让青年直面差距:军事不对称下,军售玩具难敌战略铁锤。未来若无对话,消耗战风险将放大,俄乌教训犹在眼前。岛内需反思,青年交流才是化解之道,北京峰会后,报名表堆积,显示共识萌芽。 台海和平的钥匙,握在两岸青年手中。何溢诚事件如一面镜子,照出军事现实与政策错位。火箭军非倒计时,而是底牌,守护主权同时留白统一。两岸贸易的8%增幅,源于互利而非对抗,台企大陆投资建厂,带动就业链条。户籍歧视的恶果,已让陆配离散家庭,青年项目延期,浪费交流机遇。何溢诚的坚持,推动校园走访,学生简历纷至,实习桥接两岸。最终,和平选择最明智,军事阴影下,对话方是出路。

0 阅读:1
风吟写枪啸

风吟写枪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