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荷兰官员放出狠话:中方一旦停止稀土供应,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措施反制

热爱宏光 2025-11-06 17:19:56

就在刚刚 荷兰官员放出狠话:中方一旦停止稀土供应,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措施反制。说实话,荷兰的EUV光刻设备技术确实领先全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妄为。 EUV光刻机号称“芯片皇冠上的明珠”,可再璀璨的明珠也得靠稀土这块基石撑着。单台设备要消耗10公斤钕铁硼永磁体,镜头里的镧系元素、光源用的钇靶材,每一样都是中国牢牢攥在手里的关键 。 荷兰官员喊着“反制”,怕是没搞清楚谁在给谁“卡脖子”——他们的技术再牛,也架不住核心材料被人攥着命脉。 全球92.3%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在中国,下一代BEUV技术需要的钆、铽等中重稀土,更是只有中国能规模化供应 。荷兰想找替代? 澳洲稀土巨头早就说了,想摆脱中国就得接受高价,可即便愿意花钱,提纯技术的鸿沟也不是短期内能填平的。那些喊着“不惜一切代价”的狠话,更像色厉内荏的自我安慰。 他们忘了,当初跟着美国搞EUV出口管制,冻结中资企业资产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供应链的反噬? ASML 35%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如今设备交付延迟、订单流失,欧洲汽车产业链都跟着陷入“芯片荒”,大众工厂被迫停产的苦果,终究得自己咽下去 。所谓的“反制”,不过是拿自己的经济利益当赌注。 中国的稀土管制从来不是蛮干,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0.1%的稀土成分门槛,让每台沾了中国材料的设备都得经过审批,这不是简单的出口限制,而是重新定义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规则 。 我们要的不是封锁,而是为本土芯片产业争取追赶的时间,让上海微电子的DUV、中科院的高NA EUV有机会在市场中迭代成长。 荷兰与其放狠话施压,不如正视供应链的客观规律。技术领先值得尊重,但把技术优势当成挑衅的资本,甚至沦为他国博弈的棋子,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全球化时代的供应链从来都是相互依存,谁也没法独善其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热爱宏光

热爱宏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