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20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说句实话吧,涡扇20只是美国九十年代的水平,可幸运的

浅笑对风吟 2025-11-07 11:17:42

涡扇20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说句实话吧,涡扇20只是美国九十年代的水平,可幸运的是,美国在原地等了中国30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涡扇20发动机定型以后,中国的运20运输机总算能甩开膀子干活了,可大伙儿心里都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在世界上算老几呢? 说实话吧,涡扇20也就是美国九十年代的水平,不过幸运的是,美国这三十年来好像没咋挪窝,愣是在原地等着中国慢慢追上来。 这话听起来有点调侃,但事实就是这么个理儿,咱们得从头慢慢唠。 先说说涡扇20本身的事儿。 这发动机最大推力超过了16吨,安在运20上,能让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蹭蹭涨到66吨左右,比之前用俄罗斯老发动机那会儿强多了。 早年运20用的D-30KP2发动机,推力才12.5吨,运个50多吨的货就喘粗气。 后来国产的涡扇18改进版也就13.2吨,还是不够看。 换了涡扇20以后,油耗还降了10%,航程也更远了,这下运20才能挺直腰板执行远程任务,甚至有人琢磨着拿它改造成预警机平台。 可要是跟美国比,那就露怯了。 人家的C17运输机用的普惠F117-PW-100发动机,推力高达18.3吨,运力轻松达到77吨,这差距明摆着不是一星半点。 俄罗斯的伊尔76换PS-90发动机后也能运60吨,但涡扇20好歹让中国挤进了大型运输机的俱乐部,只不过还在门口溜达,没进核心圈。 为啥中国发动机折腾这么多年才搞出这么个水平?根源得往几十年前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航空业那叫一个憋屈,国外技术封锁得严严实实,自家经验又不足,造飞机、造船都卡在动力系统上。 比如歼10战机得靠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撑场面,052C驱逐舰连燃气轮机都凑不齐。 大型运输机更是缺货,只能从俄罗斯买伊尔76这种老古董,它舱内空间小,很多大件装备塞不进去,解放军投送能力一直捉襟见肘。 2016年运20量产,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可发动机拖后腿,直接限制了潜力。 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俄罗斯也头疼,后来他们给伊尔76换PS-90发动机,运力才提到60吨,可见发动机真是运输机的命根子。 涡扇20的突破其实是中国航空业长期熬出来的结果。 这些年,中国不光在军用发动机上使劲,民用的长江1000A发动机也试飞了,设计推力14吨以上,准备给C919客机用。 还有长江2000在研发,目标推力35吨,想配未来的C929大客机。 这些项目一通百通,军用民用互相借劲,但说实话,现在离欧美顶尖水平还差一大截。 美国C5战略运输机能运120吨,俄罗斯安124能运150吨,都靠推力20多吨的发动机撑着。 中国在这块还是空白,得继续闷头追。 回头看看历史,就更明白为啥中国发动机起步这么难。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底子薄,只能靠苏联帮忙,156个工业项目让中国迈出工业化第一步。 但苏联不是活雷锋,1945年跟国民党签的条约里,东北的中长铁路、旅顺口基地都得跟苏联共享,主权受损。 毛主席后来去苏联重新谈条约,勉强挽回点面子,可苏联总想控制中国,明显是要掐中国脖子。 中国不干,苏联就翻脸,1960年撤走专家,连核项目都停援。 那时美国也敌视中国,中国被迫自力更生,搞三线建设,把工厂往内陆搬,文革期间更是乱成一锅粥,经济快垮了。 转机出现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让苏联发了财,跟美国争霸,美国这才拉拢中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关系缓和点,中国趁机从欧美买设备搞“四三方案”,工业有点起色。 等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国门真正打开,中国能引进外资和技术了。 这19年被封锁的苦日子,反而磨出中国的韧劲,为后来发展垫了底。 所以涡扇20能搞出来,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是几十年积累的成果。 它虽然只达到美国九十年代水平,但中国追赶的速度不慢,美国这些年技术进展放缓,给了中国机会。 现在涡扇20还有改进型在测试,比如推力提到17.5吨或18.4吨的版本,未来可能缩小差距。 不过,航空发动机这事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只要方向对,总有赶上的那天。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涡扇20的坚实基础:中国先进航发钛合金叶片,每年出口十几万片)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