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中国海军突然宣布了,国产大型航母“福建舰”进入海试阶段。 海试画面里,电磁弹射装置反复联调,这个细节把问题点明了:航母解决的是远海持续存在和持续出动,不是一次性亮肌肉。 这事儿得从根儿上说起,航母这玩意儿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它是一整套体系的龙头,福建舰的海试,其实是在检验中国海军能不能真正把拳头伸到几千公里外,还能一直攥着不松手。 电磁弹射这技术可不是闹着玩的,美国人搞了这么多年,也就在福特级上勉强用明白,咱们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上电磁,说明技术储备早就到位了。 这玩意儿的好处在于能弹更重的飞机,比如预警机、电子战机,这些家伙才是航母战斗群的眼睛和耳朵。 以前辽宁舰、山东舰用滑跃起飞,预警机只能用直升机凑合,探测距离短得可怜,现在福建舰能把固定翼预警机弹上天,整个战场的透明度立马提升几个档次。这就好比你从近视眼突然换成了鹰眼,几百公里外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你。 再说说持续出动能力,这可是航母的灵魂。传统蒸汽弹射准备一次得折腾半天,电磁弹射说走就走,几分钟就能弹一架,一天能弹上百架次,这种高强度的节奏才能保证战场上空永远有咱们的飞机。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反复测试,就是在验证这个节奏能不能稳住,毕竟打仗不是过家家,飞机断档哪怕十分钟,都可能让整个舰队陷入被动。这种持续出动的本事,才是远海存在的底气,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航母开过来拍个照就跑,那叫作秀,不叫威慑。 福建舰的排水量超过八万吨,这个体量意味着它能带更多飞机、更多燃料、更多弹药,还能装更先进的动力系统。 大航母的好处就是能扛造,在远海遇到大风大浪照样能起降飞机,小航母在这种环境下就得趴窝。而且大航母的自持力强,不用老回港口补给,能在关键海域蹲守好几个月,这种钉子户式的存在,才是真正让对手头疼的。 美国人为什么总把航母往咱们家门口凑?不就是看准了咱们以前没有能跟它掰手腕的远洋力量吗?现在福建舰来了,这局面就得改改了。 航母战斗群不是光有航母就行的,还得有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跟着保驾护航。福建舰的海试,其实也是在测试整个编队的协同能力。055大驱的垂发系统能装各种导弹,既能防空又能反舰反潜,核潜艇在水下当保镖,谁想偷袭都得掂量掂量。 这种体系化的作战能力,才是航母战斗群真正的威力所在。以前咱们的海军只能在近海防御,现在有了福建舰,就能把防线推到几千公里外,让敌人还没靠近咱们的家门口就得先过几道关。 电磁弹射器的另一个好处是能调节弹射力度,轻型战机用小功率,重型预警机用大功率,这样对飞机的结构损伤更小,寿命更长。 美国人搞电磁弹射的时候吃了不少亏,福特级的电磁弹射器刚开始故障率高得离谱,现在咱们反复测试,就是要把这些隐患都排除掉。毕竟航母上的飞机都是宝贝疙瘩,摔一架都心疼,更别说因为弹射器故障出事了。这种细节上的打磨,才能体现出咱们造航母的认真劲儿。 福建舰的海试还意味着中国海军的训练模式要彻底升级了。以前在辽宁舰、山东舰上练的是怎么起降飞机,现在在福建舰上得练怎么打体系战。 预警机怎么指挥战斗机,电子战机怎么干扰敌人,反潜机怎么搜索潜艇,这些都不是单打独斗能解决的,得靠整个编队密切配合。 这种训练难度比以前高了好几个量级,但一旦练成了,战斗力也是指数级增长。美国人搞航母搞了几十年,现在咱们正在快速追赶,这种进步速度让谁看了都得眼红。 航母的远海存在能力还能保护咱们的海外利益。现在一带一路越搞越大,咱们在海外有很多投资项目和劳务人员,这些都需要海军来保护。以前咱们的军舰跑不远,遇到事情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福建舰,就能把力量投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这种保护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威慑,谁敢动咱们的海外利益,就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扛得住航母战斗群的打击。 福建舰的海试画面里还能看到很多细节,比如甲板上的调度非常流畅,各种车辆和人员配合默契,这说明咱们的航母操作团队已经相当成熟了。 以前美国人总说咱们没有航母操作经验,现在看来,这种经验已经积累得差不多了。毕竟辽宁舰、山东舰已经练了好多年,现在福建舰上来就能用得上,这种传承和进步,才是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秘诀。 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还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电磁炮、电磁阻拦系统等等,这些技术将来都能用到其他军舰上。福建舰就像一个技术孵化器,不仅提升了航母本身的战斗力,还推动了整个海军的技术进步。这种连锁反应,才是最可怕的,说明咱们的海军发展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面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