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这波全球收割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剧本的第二章。他脑子里盘算的,是靠着关税战这把镰刀,把别国的财富和产业统统刮回美国。 你看他对欧盟和日韩,一边征收15%的惩罚性关税,一边逼着他们追加几千亿美元的投资,还得多买美国的能源产品,明摆着是“征税+勒索”的组合拳。 就连英国这种被视为“同宗同源”的盟友,也没能逃过10%的基础关税,所谓特殊关系在真金白银面前瞬间褪色。特朗普这套打法,本质上就是把全球经济当成了自家提款机,觉得谁都得给他“上供”。 可这套逻辑在中国面前彻底失灵了。咱们能硬气说“不”,底子在于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国内大市场。制造业规模连续十五年全球第一,让中国有底气在贸易摩擦中“奉陪到底”。 去年咱们对美贸易额确实降了,但总贸易额却突破3万亿美元,顺差还涨了三分之一以上,这数据啪啪打脸“脱钩断链”的幻想。中国对东盟、欧盟、非洲的贸易全线增长,就像大海一样,狂风暴雨能掀翻小池塘,可根本动不了咱们分毫。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再响,也绕不开一个铁打的事实:美国那套单边主义早就和当今世界深度捆绑的经济格局杠上了。 他老觉得贸易逆差是别国在占便宜,可美国自己产业空心化才是病根子。金融资产膨胀到GDP的12倍,制造业占比却缩水到11%,这种“虚实颠倒”的经济结构,注定会让贸易赤字成为常态。 就算掐断和中国的贸易,美国的赤字也会从别处冒出来——这个道理,特朗普不是不懂,而是他需要找个外部靶子来转移国内矛盾。 中国偏偏不接他这个茬。咱们的应对策略是“备战促和”,一边用精准反制挡住霸凌行为,一边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来破局。比如通过供给侧改革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破解“芯片卡脖子”,同时主动扩大进口朋友圈。这种思路和特朗普的关税战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在筑墙,一个在修路。 最让特朗普憋屈的是,中国不仅没被压垮,反而成了稳定全球经济的“锚”。当美国对盟友搞“快准狠”收割时,中国却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聚合作共识。欧盟被迫接受不平等贸易条款,东南亚国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非洲伙伴共享发展红利——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让世界看清了,究竟谁在分裂世界,谁在连接未来。 所以说,特朗普的破防根本不是因为中国强硬,而是他发现自己那套霸权逻辑在中国这儿行不通了。他能撬开其他国家的国门,却打不开中国这扇越开越大的开放之门。当中国用行动证明“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成了孤立自己的枷锁。这场较量最终会证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世界的天平终将倾向循大道、合潮流、顺民心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