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了:印尼将停止对韩国KF-21联合研发项目的追

史鉴奇谈 2025-11-07 15:31:39

快讯!快讯!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了:印尼将停止对韩国KF-21联合研发项目的追加出资,并公开表示,印尼投进去的钱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技术与战斗力,印尼要另寻买家和合作伙伴。   普拉博沃直言不讳地指出,印尼投入的资金并未换来预期的技术转让与战斗力提升,甚至暗示韩国在合作中“留了一手”,导致印尼最终选择另寻合作伙伴。   回溯2015年双方签订的初始合同,KF-21项目总研发费用约为80.1亿美元,印尼承诺承担20%份额,约16亿美元。但现实情况却是,截至2025年,印尼实际支付金额仅约2.92亿美元,不到原定计划的五分之一。   这种“首付式出资”让韩国方面长期不满,而印尼则辩称,付款延迟的主因是韩国未能满足技术转让要求。例如,合同中原定转让给印尼的航电系统、雷达核心技术等关键项目,最终被韩国以“安全限制”为由大幅缩水,甚至连承诺交付的6架原型机中的第5架也迟迟未能移交。   印尼对KF-21项目的失望,更深层源于战机本身的性能问题。韩国最初将KF-21宣传为“五代机”,但实际机型缺乏内置弹舱,仅能采用半埋式导弹挂载,导致隐身性能大幅缩水,雷达反射面积远超标准五代机。   更尴尬的是,KF-21的核心技术高度依赖美国与欧洲企业,包括通用电气的F414发动机、以色列的雷达技术等,韩国自身尚有40余项关键技术未突破。这种“拼装机”属性让印尼怀疑其长期可靠性,转而斥资810亿美元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24架美国F-15EX,甚至近期豪掷100亿美元签约土耳其“可汗”五代机。   双方矛盾在2024年因“技术窃取指控”彻底激化。韩国警方指控印尼工程师试图携带存有KF-21机密数据的U盘离开研发基地,尽管印尼否认,但此事导致韩国一度抹掉战机原型机上的印尼国旗。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印尼外长访问朝鲜后,韩方担忧KF-21技术可能通过印尼间接流向朝鲜,进一步收紧技术转移限制。这一连串事件让印尼意识到,其在项目中不仅资金话语权弱化,连基本合作信任也难以维持。   普拉博沃的决策背后,是印尼长期奉行的“多边防务策略”。该国近年通过大规模采购法国、美国、土耳其甚至中国的装备(如歼-10C),刻意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   这种“鸡蛋分篮装”的思路,既源于历史上西方武器禁运的教训,也服务于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对多元化空军力量的需求。即便韩国警告削减技术转让,印尼仍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对冲风险,例如与土耳其协议中包含本土化生产条款,这比KF-21项目更具吸引力。   印尼退出后,韩国已迅速接触波兰、阿联酋等潜在合作伙伴,以填补资金缺口。但KF-21的挑战并未结束:其Block 3完整隐身版本预计2039年才能投产,而印尼的退出可能影响其他客户信心。   对印尼而言,放弃KF-21虽意味着前期投入打水漂,但与其困守一个技术受限项目,不如押注土耳其“可汗”等更成熟的五代机。毕竟,对雅加达来说,战斗力到货时间表,远比合伙研发的“虚名”更实在。   这场合作破裂的本质是价值错位:韩国要的是分摊成本的“资金伙伴”,印尼要的是技术自主的“跳板”。当双方发现彼此目标南辕北辙,分道扬镳就成了唯一选项。

0 阅读:6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