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0大军就位,特朗普却下不了开战决心,出人探中国口风,中方回应让美更纠结。在被记者问道是否对委内瑞拉开战时,特朗普拒绝正面回应,而是强调称他就算是知道会不会开战也不会说。 委内瑞拉的危机由来已久,马杜罗政府长期面临经济困境和国际制裁,石油产业一度支撑国库如今却因产能下滑和价格波动而捉襟见肘。2025年,美国以打击贩毒网络为名加大对该国的压力,特朗普政府指责马杜罗与犯罪集团勾连,借此推动政权更迭议程。这不是新鲜事儿,早几年类似指控就曾引发拉美震动,但如今叠加全球地缘紧张,事情变得更棘手。委内瑞拉石油储备丰富,向中国出口量大,这让任何军事动作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马杜罗公开向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发出求援信号,寻求导弹系统、无人机技术和雷达设备,以补强国防短板。俄罗斯已派运输机运送雇佣兵和维修团队,伊朗货轮频繁往返运载组件,中国则通过外交渠道表达支持。 美军在加勒比海的部署规模空前,16,000名士兵和水手分布在波多黎各、特立尼达等地,涉及陆军、海军和空军多兵种协同。至少一艘福特级航母携13艘驱逐舰和护卫舰、5艘补给舰组成战斗群,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隐身巡航,10架F-35隐身战机从临时基地起飞执行侦察任务。P-8A巡逻机和V-22运输机频繁出动,C-17运输机源源不断运送弹药和燃料。工程部队整修旧有跑道和雷达站,安装新式空中管制系统,为潜在行动铺路。官方称这是反毒品联合行动,但军事分析指出,这种配置足以支持精准打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如油田设施或指挥中心。每日开支高达数千万美元,国会已开始质疑资金来源和法律依据。特朗普授权CIA开展秘密行动,但强调目前无入侵计划,这反映出部署的威慑意图大于实际进攻。 特朗普对开战的态度暧昧不明,在记者会上面对直球提问,他选择回避,只说即使有决定也不会公开。这种表态并非随意,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白宫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政府评估了多种方案,包括空中打击和特种部队渗透,但均因风险过高而搁置。国内政治压力是关键因素,民主党主导的国会委员会多次举行听证,批评此举浪费纳税人钱财,可能引发拉美移民潮。共和党内部分歧明显,一些议员支持强硬路线,另一些担心选举年负面影响。智库报告警告,军事介入可能演变为代理人战争,消耗美国资源。特朗普本人多次暗示马杜罗“日子不长”,却不愿下重注,这暴露了其决策的摇摆性。 委内瑞拉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向中国供应大量石油,北京的投资已超数百亿美元,任何破坏稳定都将波及能源链条。俄罗斯视拉美为后院,派瓦格纳集团雇佣兵加强边境防御,并通过联合国谴责美方挑衅。伊朗提供无人机和导弹技术,货轮队形已成常态。这些援助虽未达到大规模军事水平,但足以提升委内瑞拉的防御门槛,让美军行动复杂化。拉美国家如巴西和哥伦比亚公开表态,反对外部干涉,担心区域安全崩盘。美国智库评估,如果开战,中俄可能通过武器供应或外交施压间接参与,形成消耗战局面。这不是美国能轻松承受的,特朗普政府深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中国态度成为华盛顿最关心的变量,特朗普通过非正式渠道派员试探北京底线。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西方媒体抛出委内瑞拉求取导弹和无人机的报道,中方回应一如既往:支持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但坚决反对以武力威胁干预他国内政,反对破坏地区稳定的单边行动,反对超出公约界限的海上执法。这种模糊立场既未明确承诺援助,也未完全关闭大门,让美国捉摸不透。北京强调中委关系基于互利,不针对第三方,这在华盛顿看来是变相警告。实际层面,中国继续进口委内瑞拉石油,并通过亚投行提供经济援助,避免直接卷入军事。特朗普的纠结在于,若中国加大支持,冲突将升级为全球博弈,美国的能源安全和供应链都将受威胁。 部署持续消耗资源,美军舰队保持警戒,但进攻命令迟迟未下。国会通过预算修正案,限制对委内瑞拉的额外拨款,迫使五角大楼优化后勤。马杜罗政府加固防御工事,俄罗斯导弹车队沿公路部署,伊朗技术团队进驻维修厂。中国外交官在多边场合重申和平解决,拉美共同体呼吁对话机制。特朗普转向经济杠杆,追加对马杜罗亲信的资产冻结和制裁名单,试图从内部瓦解。军事压力虽未松懈,但开战大门仍紧闭着。 加勒比海的这场无声对峙,让人不由得想:特朗普真会按下按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