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周筱赟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还被查交易记录,他拒答后银行竟报案。律师把事捅到网上,银行领导托人道歉,他却不买账…… 不少人觉得律师小题大做,取个钱说说用途咋了?可也有人感同身受,说自己取两万给老人看病,被问得脸都红了,“跟做了亏心事似的”。 银行这边说按反诈中心要求办事,可反诈中心又说这是银行自己的规定。就跟踢皮球似的,把老百姓晾在中间。柜员也委屈,“不问清楚,回头出了事我得担责任”。 律师较真的不是4万块,是觉得“银行不能默认储户都是嫌疑人”。按他的说法,就算是嫌疑人,也不用自证清白,何况咱是正经取钱的老百姓。 网友吵得更凶,有人支持律师维权,说“隐私不是想侵犯就侵犯的”;有人觉得反诈要紧,“严一点总比钱被骗了强”。两种声音谁也不服谁。 后来有懂行的人说,大额现金管理有规定,但没说必须追问用途,银行这是自己把规矩搞偏了。律师不接受道歉,非要讨个说法,就是想让银行把这“层层加码”的毛病改改。 这事看着是件小事,却让大家心里犯嘀咕:以后取钱,是不是得先准备好“用途说明书”?反诈是为了保护咱,可不能保护着保护着,把咱的正常生活也给“锁”住了。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大风新闻 202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