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没有贪官?不是没有,是因为美国从制度上消灭了贪官,就连贪污都是合法的。这种制度性腐败不是某个官员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系统运行规则下的必然产物。 人家只是把贪污洗白了,变成了"政治献金"、"游说费用"、"演讲报酬"这些听起来冠冕堂皇的名头。 就说那个政治献金吧,企业老板想塞钱给政客,不能直接给现金,得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这个白手套。 2020年大选时,光一个超级PAC就能收上亿美元捐款,这些钱最后都变成了铺天盖地的竞选广告。 更绝的是,这些捐款人还能在幕后跟政客见面"交流意见",这不就是变相的权钱交易吗?再看看那些退休高官的变现路子,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前国防部长帕内塔刚卸任三个月,就跑去给国防承包商当顾问,年薪轻松破百万。 前众议院议长瑞安更是厉害,退休后加入华尔街投行,一年进账千万美元。 他们卖的是什么?就是在任时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 美国法律管这叫"游说",每年游说产业能花掉35亿美元,这些钱最终都转嫁到了普通民众身上。 你买的药为啥这么贵?因为制药公司花大价钱雇游说团队阻止药品降价。 最搞笑的是他们的"旋转门"制度,今天在政府当监管,明天就去被监管的企业当高管。 前SEC官员转身就去投行当合规顾问,前FDA专家辞职后就去药企当顾问。 这些人把监管漏洞摸得一清二楚,跳槽后正好帮企业钻空子。 2018年就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国会议员退休后从事游说工作,这哪是退休,分明是换个地方继续捞钱。 你以为这就完了?人家还有更绝的"股票内幕交易"玩法。 国会议员能提前知道哪些政策要出台,哪些公司能拿到政府合同,提前买入相关股票稳赚不赔。 2021年就有几十名议员被曝出精准买卖股票,比如有议员在疫情爆发前抛售酒店股票,在疫苗公司利好消息公布前买入医药股。 最气人的是,美国法律居然允许议员这么做,他们管这叫"基于公开信息的投资决策"。 还有那个"演讲费"的把戏更是离谱。 希拉里卸任国务卿后,华尔街投行请她演讲一场就是20万美元,讲的内容还都是些官样文章。 克林顿更是夸张,退休后光演讲费就赚了上亿美元。 这些企业花大价钱请前政客演讲,真的是为了听他们讲大道理吗?显然不是,他们买的是政客的"人情",方便以后有事好开口。 更恶心的是那些"慈善基金会",本质就是洗钱工具。 克林顿基金会收了沙特、卡塔尔等外国政府几千万美元捐款,恰好希拉里当国务卿期间,这些国家都拿到了美国军售订单。 基金会账目混乱,钱花在哪根本说不清,但前总统一家却能享受奢华生活。 这种操作在美国完全合法,因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可以含糊其辞。 你以为美国民众不知道这些猫腻?他们当然知道,但制度就是这么设计的。 选举需要钱,政客就得找金主;金主出钱是为了换政策,政客就得兑现承诺。 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腐败被包装成了"民主程序"。 普通民众抗议也没用,因为制定规则的人正是受益者。 最讽刺的是,美国还天天拿这套制度去教训别国,说人家腐败严重。 他们把直接收钱定义为腐败,却把制度性腐败说成"政治常态"。 就像那个"游说"产业,明明就是合法的贿赂,却被包装成了"言论自由"。 药企花几亿美元游说阻止药品降价,导致美国人药价是全球最高的,这难道不是腐败?说到底,美国这套"合法贪污"制度,就是把权力明码标价。 政治献金买政策,游说费用换合同,演讲费做人情,股票内幕交易发横财。 所有操作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但本质上还是权钱交易。 普通民众只能眼睁睁看着政客和资本家联手收割,自己却要为高药价、高学费买单。 这套制度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让腐败变得理所当然。 政客们不觉得收政治献金是腐败,商人也不认为花钱游说可耻。 整个系统都在这个规则下运转,谁要是想打破它,反而会被视为异类。 就像那个试图改革游说制度的议员,最后被整个政坛排挤,连任都失败了。 所以啊,美国不是没有贪官,而是把贪污变成了制度。 他们嘴上喊着"零容忍腐败",手上却忙着把权力变现。 这种制度性腐败比个别贪官危害更大,因为它让整个系统都烂掉了,而普通民众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你看看美国那贫富差距,再看看那些政客退休后的奢华生活,就知道这套"合法贪污"有多厉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