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入列仪式上,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英雄! 一个是说要超越就超越美国,让中国拥

小茹吖 2025-11-08 22:15:09

福建舰入列仪式上,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英雄! 一个是说要超越就超越美国,让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电磁弹射技术的马伟明院士; 一个是打造全球首款双发中型隐身舰载机,扬言“要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的孙聪院士。 提起电磁弹射,就绕不开马伟明院士的 “逆天操作”。当年美国搞电磁弹射,砸了 28 亿美元,花了 21 年时间,结果至今故障率居高不下,平均每 400 次弹射就出一次故障,实战中根本不敢放心用。 而马伟明院士接手这个项目时,国内相关技术几乎是空白,有人劝他 “先跟着美国的路子仿,稳妥”,他直接怼回去:“仿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要搞就搞最先进的。” 这话不是空喊口号。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钻进实验室,一待就是 12 年。他们攻克了 43 项核心技术,申请了 200 多项专利,硬是把电磁弹射的关键指标做到了全球领先。 咱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弹射效率比美国福特级高 20%,故障率却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马伟明院士用行动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有自己攥在手里,才是真底气。 航母的威力,一半在弹射,一半在舰载机。如果说马伟明院士给福建舰装上了 “超级引擎”,那孙聪院士就给它配上了 “锋利尖刀”—— 歼 - 35 舰载机。 这款全球首款双发中型隐身舰载机,从亮相那天起就自带光环,而这光环背后,是孙聪院士团队的极致追求。 孙聪院士当年提出 “要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很多人以为是玩笑,其实这话藏着大学问。 造手机讲究模块化、标准化,能快速量产还能控制成本,孙聪院士就是把这个思路搬到了战机制造上。 歼 - 35 的机身采用模块化设计,零部件通用率达到 80% 以上,生产线效率比传统战机提升了 3 倍。 这意味着只要有需要,歼 - 35 能像手机一样批量下线,彻底解决了先进战机 “造得慢、不够用” 的痛点。 作为隐身舰载机,歼 - 35 的性能更是硬核。它的隐身涂层采用国产新型材料,雷达反射截面只有 0.001 平方米,比美国 F-35C 还小。 歼 - 35 的作战半径达到 1200 公里,载弹量 8 吨,能挂载国产霹雳 - 15E 超视距导弹,射程超过 150 公里,在空中对抗中能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更难得的是,孙聪院士团队用了不到 10 年就完成了歼 - 35 的研发到定型,而美国 F-35C 从研发到服役花了 15 年。 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攻坚,孙聪院士经常泡在车间,和工程师一起调试零件,甚至亲自坐进座舱体验操控手感。 他说:“战机是用来打仗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对飞行员负责,对国家负责。” 现在歼 - 35 已经顺利完成舰上适配测试,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完美配合,让中国航母的作战能力直接迈入世界第一梯队。 福建舰入列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国之重器的威严,看不到的是两位院士背后的坚守。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让中国航母从 “跟跑” 变成 “领跑”。 福建舰的航迹会越来越远,而马伟明院士、孙聪院士的名字,应该永远被我们铭记。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坚守初心、敢打敢拼的科研英雄,中国的国防才能越来越硬,我们的家园才能越来越安。 向他们致敬,也向所有为国家强大默默付出的科研人致敬 —— 他们,才是最该追的星。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