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09 14:12:45

1932 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一个月后,他更是从日本人手里骗走 2000 万元! ​这幕 “投降” 闹剧的背后,是江桥抗战耗尽实力的绝境。 ​1931 年 11 月,日军重兵扑向嫩江大桥,马占山率 2700 名守军死守 16 天,用步枪机枪顶住了坦克飞机的轰炸,让日军付出 1700 人伤亡的代价。 谁能想到,这位在江桥上硬刚日军的铁汉,会突然认怂?当时全国的报纸都在骂他“汉奸”“卖国贼”,连他的老部下都有人哭着要跟他决裂。可没人知道,马占山心里的算盘,比谁都精——江桥抗战打光了他最后的家底,2700 人的队伍打到最后只剩几百号人,弹药告罄,粮食断绝,伤员躺在雪地里连块干净的绷带都没有。日军还在源源不断增兵,再硬拼下去,不仅队伍全灭,整个黑龙江北部都得彻底落入日军手里。 他这“投降”,从头到尾就是场戏。受降仪式上,日军指挥官盯着他签字,马占山揣着明白装糊涂,拿起笔半天不落下,嘴里念叨着“俺是大老粗,不认字,这玩意儿签了不算数”。日军急着要个“伪满政权”的门面,也没敢逼太紧,最后竟真让他蒙混过关。没人看透,这“不识字”的托词,其实是他留的后路——没签字,就不算真正投降,日后翻案才有底气。 签字这关混过去,马占山又开始给日军画大饼。他说自己能安抚黑龙江的抗日武装,能帮日军稳定地方,条件是要 2000 万元经费和一批武器。日军信了他的鬼话,真把钱和装备送了过来。拿到这些“救命物资”,马占山连夜安排人手,把钱换成粮食、弹药,把武器悄悄分给潜伏的旧部,还秘密联络了各地的抗日队伍。 一个月后,当日军还等着马占山“效力”时,他突然带着队伍撤出齐齐哈尔,通电全国宣告“反正”。原来这一个月里,他一边跟日军虚与委蛇,一边偷偷重整旗鼓,2000 万元全变成了抗日的“本钱”。他带着重组的队伍回到嫩江流域,再次举起抗日大旗,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之前被打疼的日军没想到,这个“投降派”居然敢回头反咬一口,一时间被搅得鸡犬不宁。 马占山这一手“假投降、真抗日”,把日军耍得团团转。要知道,当时东北抗日力量分散,很多队伍都因为缺粮少弹难以支撑,他用日军的钱养自己的兵,用日军的信任换抗日的时间,这份胆识和谋略,在当时的东北军里实属罕见。江桥抗战时,他靠的是硬拼硬打,让全国看到了东北军不是软骨头;假投降这段,他靠的是智斗,让日军明白中国人的抗日,不止有血战,还有周旋。 后来有人问他,顶着“汉奸”骂名的日子好不好过,马占山只说了一句:“骂名算啥?只要能打鬼子,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他的队伍此后一直在东北坚持抗日,多次重创日军,虽然最终没能挡住日军的大举进攻,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从来没真正投降过,那些骂名,不过是他抗日路上的一段插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1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