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大打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将丢掉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媒体表示,未来如果中美开战,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话,那美国将会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哈佛有位专家研究了过去500年的战争史,专门盯着“世界霸主”和“老二”之间的冲突。 近年来,美国媒体频繁讨论中美对抗加剧的可能性,尤其是在2025年这一关键时间点。许多分析认为,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可能成为触发大规模对抗的导火索。这种担忧并非无根据,而是源于当前全球格局的重大变化。 哈佛专家的研究里藏着个关键发现:过去五百年里,16 次 “霸主与老二” 的对抗中,有 12 次最终走向战争,而这些战争后,霸主保住地位的情况屈指可数。 不管是 17 世纪荷兰败给英国,还是 20 世纪英国被美国超越,本质都是霸主为维持优势投入过度,反而拖垮了自身根基。放到现在,中美加起来占全球经济的 40% 以上,美国 GDP 约 23 万亿美元,中国 16 万亿美元,这种体量的冲突一旦升级,绝非以往局部战争可比。 军事对抗的成本首先会压垮美国的霸权根基。美国 2023 年军费近 9000 亿美元,计划 2030 年突破万亿,而中国军费约 3000 亿美元,却能在西太平洋构建起区域拒止体系。 真打起来,美国要维持西太平洋五艘航母的部署,光日常消耗每天就得几亿美元,更别提装备损耗 —— 福特级航母单艘造价 130 亿美元,要是被反舰导弹击中,损失根本难以承受。 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算过账,这种级别的军事对抗持续一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再增 3 万亿美元,这还没算战争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经济层面的连锁反应更会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中美 2022 年双边贸易额超 6900 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战争一旦爆发,全球供应链会瞬间断裂,中国控制的 90% 稀土供应若中断,美国的芯片、军工生产立马停摆,就像 2021 年芯片荒导致全球汽车减产 1000 万辆那样,但规模会扩大十倍不止。 更要命的是,中国持有的 8000 多亿美元美债若被抛售,华尔街股市可能崩盘,普通人养老金缩水、存款贬值,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会一落千丈。 盟友体系的瓦解会成为压垮美国霸权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往美国打仗靠盟友分摊成本,但这次不一样 —— 欧洲依赖中国的原料药和消费品,日本、韩国的经济命脉绑在中国供应链上,根本不愿跟着美国蹚浑水。 黄永宏就提到,中美冲突会让小国被迫选边站,东南亚联盟可能四分五裂,而美国若失去盟友支持,单靠自身根本撑不起全球霸权的架子。历史上英国就是因为二战后失去殖民地盟友,才被美国取代,如今美国面临的处境只会更难。 还有个绕不开的核武器因素。美国有 5800 枚核弹头,中国约 500 枚,虽不至于直接核大战,但核威慑会让战争陷入僵局,美国既无法快速取胜,又不能轻易收手,这种长期消耗正是霸主的噩梦。 就像苏联当年被阿富汗战争拖垮,美国若陷入与中国的长期对抗,国内资源会被大量抽走,科技研发、民生投入都得让道,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霸权松动。 哈佛专家的研究其实早就点明:霸主的衰落往往不是因为被打败,而是因为维持霸权的成本超过了收益。中美若真的爆发导致三战的冲突,美国就算赢了战场,也会输掉经济根基和盟友信任,丢掉霸主地位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规律和现实利益算出来的结果。 如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那种美国说了算、美元主导、军事护航的旧秩序,已经走到了它的转弯口,而中美之间的博弈,也不只是军舰和导弹的对峙,它更像是一场制度和逻辑的缠斗。从规则、货币、技术到舆论、叙事、文化,每一个领域都是战场,而这必然会是一场持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