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台北淡水河边,一栋老宅里住着70岁的费玉清,也叫张彦亭,他退休了,生活简单,侍弄花草,照顾老犬,挺规律的,他小时候也确实乖,听话,老师们都喜欢,家里人也全力支持。 2025 年深秋台北淡水河畔老宅,70 岁的张彦亭(费玉清)修剪兰花时,指尖沾着晨露。 这双曾握话筒、执毛笔的手,如今只与花草相伴,退休第六年的日子简单得像首慢歌。 1980 年日本东京的街头,他送安井千惠回家,对方说 “家里希望你入赘”,他攥紧拳头没说话。 那时他刚在歌坛崭露头角,却不愿为爱情背离故乡,这段感情成了他心里永远的 “未完成”。 从此,他把对感情的期待,悄悄藏进了歌声里,再没对人提起婚嫁。 1973 年中视《星对星》比赛后台,18 岁的张彦亭紧张得反复摸口袋,里面装着母亲缝的平安符。 他还没遇见安井千惠,眼里只有 “想靠唱歌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的念头,一曲《烟雨斜阳》唱哭了评委刘家昌。 刘家昌给他取名 “费玉清” 时,他不知道这个名字会和无数情歌绑定,也不知道未来感情会如此曲折。 那时的他,只盼着多赚点钱,帮母亲减轻负担,对爱情还没太多想象。 1985 年台北演唱会后台,费玉清对着镜子整理西装,口袋里揣着安井千惠送的钢笔 —— 分手三年,他还没舍得扔。 工作人员问 “小哥,什么时候找个伴呀”,他笑着转移话题,转身却对着歌词本发呆,上面有钢笔写的日文。 那晚他唱《梦驼铃》时,声音比平时更轻,台下没人知道,他唱的是对故人的思念。 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习惯单身,把生活重心全放在音乐和家人身上。 1990 年哥哥张菲的综艺录制现场,张菲开玩笑 “弟弟什么时候带嫂子来”,费玉清笑着怼回去 “你先管好自己”。 镜头外,他却悄悄跟张菲说 “我觉得一个人挺好,不用让别人迁就我”—— 其实是怕再经历离别。 那时他父母虽已离婚,但母亲常劝他 “找个姑娘照顾你”,他总说 “再等等”,这一等就是几十年。 他把对家庭的眷恋,全给了母亲和兄姐,感情里的空缺,用工作填满。 2006 年与周杰伦合作《千里之外》的录音棚里,周杰伦问 “小哥,你唱情歌这么深情,是不是有故事呀”。 费玉清愣了愣,说 “每个人心里都有首没唱完的歌”,没提安井千惠,却在教转音时格外认真。 那时他已年过半百,身边朋友大多成家,他却仍住在老宅里,每天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 他觉得,只要能陪着母亲,单身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用承受分离的痛。 2019 年母亲离世后的书房里,费玉清翻出母亲的旧照片,旁边放着安井千惠当年送的钢笔,突然红了眼。 他写下封麦信,说 “没了父母的分享,舞台再绚丽也孤独”—— 其实也是觉得,没了家人的牵挂,感情更没了寄托。 封麦前最后一场演唱会,他唱完《一剪梅》,深深鞠躬,眼里有对舞台的不舍,也有对单身生活的坦然。 他知道,退休后自己会更孤单,但比起感情里的不确定,他更习惯这种 “可控” 的孤独。 有人问 “费玉清,你怎么不结婚呀”,他笑着说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 其实他心里清楚,是那段感情让他不敢再轻易投入,也怕辜负别人的期待。 从那天起,他开始学做饭、练书法,把日子过得慢下来,慢慢消化心里的遗憾。 2025 年深秋的早晨,张彦亭在院子里种兰花。 邻居阿姨说 “张先生,你一个人住不孤单吗”,他说 “有花、有狗、有音乐,不孤单”。 其实他偶尔会翻看老照片,看年轻时的自己和安井千惠的合影,然后轻轻叹气,再继续浇花。 他早已接受不婚的事实,把遗憾变成了生活里的小温柔,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如今,70 岁的张彦亭仍住在淡水河畔的老宅里,每天弹弹钢琴、种种花、遛遛狗,偶尔和兄姐聚餐。 他没再写新曲子,却把那首藏着遗憾的曲子弹了无数遍,也没再提过安井千惠,却把她的喜好融进了生活。 他还是单身,却不觉得孤独,因为心里装着对感情的敬畏,对家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 就像他常说的 “日子怎么过都好,只要自己舒服”,这份坦然,是经历过遗憾后才有的通透。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王力宏塌房后,66岁费玉清不婚原因曝光:“我死后,请把我葬在她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