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被犹太总理默茨玩完了,上半年11900家企业倒闭,同比去年大幅上涨9%

柳淮蕊 2025-11-13 01:38:15

德国被犹太总理默茨玩完了,上半年 11900 家企业倒闭,同比去年大幅上涨 9%,二战时德国屠杀犹太人,现在犹太人对德国出手一点不手软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现在德国14万多个饭碗说没就没,334亿欧元的损失砸得经济喘不过气,几乎让曾经的欧洲经济引擎,硬生生变成了“熄火的破车”。 11月10日,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上半年企业破产数创下近十年新高,制造业、服务业成了重灾区。 940家制造企业倒了,其中最让人唏嘘的是有200年历史的克虏伯钢铁厂,5月宣布解体,10月9日高炉彻底熄灭,1万多个岗位跟着没了,这可是当年洋务运动时,中国都要学的工业标杆,如今却成了默茨政策的牺牲品。 服务业更惨,近7000家企业倒闭,占了破产总数的六成,餐饮、零售门店关得一片狼藉,老板们愁得睡不着觉,这些行业本就利润薄,经不住折腾,可默茨偏要往死里逼。 这一切的根子,就在默茨政府那套“自废武功”的能源政策上,说穿了就是借着环保的幌子,往德国工业的命门上捅刀。 受绿党极端理念裹挟,德国一路疯魔似的去核电、去煤电,到2025年已经关停17座核电站和60%的煤电设施。 更荒唐的是,耗资30亿欧元、运营未满十年的墨尔堡先进煤电厂,居然被爆破拆除,就为了撑所谓的“环保面子”,这哪是搞环保,分明是主动断掉工业的能源命脉。 以前德国工业用电每千瓦时才0.8元,现在飙升到1.9元,居民电价更是中国的六倍,普通家庭每月电费都要愁半天,企业成本直接翻了倍,克虏伯钢铁厂就是因为能源成本占比从12%涨到35%,实在扛不住才倒闭的。 更讽刺的是,断了便宜能源,默茨转头就去买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把德国彻底变成了美国的“能源提款机”。 俄乌冲突后,德国放弃了经济实惠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非要从美国运LNG,光运输环节的成本就翻了三番,这些成本最后全转嫁到企业身上。 德国工商会10月17日就警告,能源成本高企、官僚主义和政治不确定性,已经把企业逼到了绝路,可默茨根本不管,还在推行更严的环保政策。 马斯克在德国建工厂的遭遇就是例子,在上海十个月就能投产的超级工厂,在德国两年连地基都没打好,一会儿被诉干扰蛇类冬眠,一会儿被指触犯鸟类保护法,工业项目全被极端环保捆住了手脚,这就是在要工业的命。 面对这么大的危机,默茨不想着怎么救经济,反而到处转移矛盾,尤其在对华关系上瞎折腾,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默茨看着中资收购德国企业救场,美的收了库卡、潍柴控股了凯傲、立讯精密并购了莱尼,这些中资保住了无数岗位,他却一边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越界,默许蔡英文出席官方会议,还酝酿对华加征关税,结果访华行程直接搁浅。 德意志银行11月10日的报告显示,默茨推出的“德国高科技议程”落实率不足三成,欧盟AI领域投入远落后于中美,新兴产业没起来,传统产业又垮了。 资本五年净流出量是之前的三倍,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这执政水平,说是“玩垮德国”一点不夸张。 把这一切和历史联系起来看,就更耐人寻味了。 二战时德国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如今默茨作为犹太裔总理,推行的政策精准打击了德国的工业根基——这可是德国战后崛起的命脉。 能源政策搞垮制造业,环保政策捆死工业项目,对外关系搞砸经贸合作,每一步都踩在德国经济的痛点上。 现在德国从电力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能源安全全受制于他人,曾经的精密制造荣光不再,这衰败的速度,比二战后重建的速度还快。 有人说这是巧合,但哪有这么多巧合,似乎是默茨心里清楚,德国经济的命门在哪,所以下手才这么准、这么狠,一点情面都不留。 现在德国工商会预计,2025年倒闭的企业会超过2.2万家,破产潮还在加剧,可默茨还在喊“不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这话听得人想笑,自己把工业根基挖空了,连企业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技术未来。 那些倒闭的企业、失业的工人、飙升的成本,都是在为默茨的政策买单,更是为当年德国的历史罪行买单。 默茨用一种近乎“清算”的方式,让德国尝到了衰败的滋味,这下手的狠劲,确实没给德国留任何余地。 如此看来,德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既是默茨政策失误的必然结果,也像是历史开出的一张迟来的账单。 二战的伤疤还没愈合,默茨就用经济手段给了德国重重一击,11900家企业倒闭的数字背后,是德国工业的崩塌,更是默茨“不手软”的铁证。 要是再不清醒过来,放弃那些折腾人的政策,曾经的欧洲经济领头羊,迟早要彻底沦为二流国家,而默茨这名字,恐怕会和德国的衰败紧紧绑在一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