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丢失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匆忙赶赴基辅与泽连斯基紧急会谈,这是对俄乌冲突升级的直接反应。 红军城的陷落可不是小事,原名叫波克罗夫斯克,地处顿涅茨克东部的交通十字路口,H15 公路和 M04 高速公路在这交汇,北边的铁路枢纽一天能处理 200 节以上货运列车,乌军在乌东前线 70% 的弹药、燃料和食品全靠这儿转运。 说它是乌军的 "输血管" 一点不夸张,现在这管子被俄军硬生生掐断,前线部队等于被抽了血。 更别提它还是个煤炭工业重地,周边焦煤矿年产量占乌克兰全国的 40%,这些煤炭不光供能,还撑着全国钢铁产业和军工生产,没了这地方,乌军连武器零件都未必能凑齐了。 俄军这次推进得是真够利索,一改之前的蚕食战术,直接拉来了 16 万兵力,差不多是乌军守城兵力的 3 倍,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把城围得密不透风,就留西南一个窄口,明摆着是 "围三阙一" 的诱敌计,乌军援兵进去多少被打掉多少,那缺口都被士兵叫做 "通往地狱的门"。 才短短几天,俄军就用 "无人机清场 + 小组突击" 的套路拿下了 99% 的城区,5 到 8 人的小股部队配合无人机侦察,一天就能抢下 64 栋建筑,乌军那点防御工事根本扛不住。 现在超过一万名乌军被圈在里面,唯一的出城公路被俄军炮火全覆盖,想突围比登天还难,之前派特种部队乘直升机去救被困人员,结果飞机刚靠近就被打下来,11 名特战队员全没了,连北约军事顾问都没能捞出来,这战斗力差距看得西方直揪心。 俄军这步棋走得极狠,拿下红军城就等于在乌军顿巴斯防线上捅开了个大窟窿,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这两座核心重镇彻底暴露在俄军装甲部队面前,之前乌军花十年时间、砸了无数钱建的筑垒防御体系,就这么被撕开了口子。 更要命的是,这不是孤立事件,乌军早就兵力吃紧,光红军城战役就伤亡了 1.2 万人,能作战的士兵连俄军的一半都不到,现在补给线一断,部分阵地的弹药只能撑 1 到 2 天,再没人救场真要崩了。 西方这时候要是再不露面,后果可就严重了。之前巴赫穆特失守时,德国还敢先停援助,结果没几天就派副总理去基辅道歉,还追加 150 亿欧元援助才稳住泽连斯基。 这次红军城陷落的影响比巴赫穆特大多了,要是放任不管,乌军可能直接丢了整个顿巴斯,到时候俄罗斯就能顺着第聂伯河往西推,欧洲的地缘防线等于被撕开了口子。 更别说欧洲内部早就出现 "援乌疲劳症",匈牙利天天阻挠援乌预算,德国自己的战斗机出勤率都不足三成,想在立陶宛部署 4000 人都要等到 2027 年,之前喊的 80 万大军根本就是画大饼。 马克龙、默茨、斯塔默这趟基辅之行,说白了就是 "灭火" 加 "打气"。法国承诺加速交 Mirage 2000-5F 战斗机,德国给第三套爱国者导弹系统,英国盯着地面防空,三国凑了 20 亿欧元援助,看着挺多,可比起乌军的缺口还差得远 —— 乌军每天至少要 6000 枚炮弹才能压制俄军,现在只能凑够 2000 枚,这点援助顶多算 "续命汤" 而非 "救命药"。 他们更怕的是泽连斯基撑不住要和谈,或者乌军士气崩盘,毕竟这时候认输,欧洲多年的援乌投入全打了水漂,还得直面俄罗斯的地缘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美国那边还添乱,特朗普公开说不再资助乌克兰,要乌方向美国买武器,等于断了乌军最大的外援指望。 欧洲要是不接棒,俄乌战局可能真要出 "大结局",到时候不是丢面子的事,是俄罗斯在东欧的影响力会彻底压过欧洲。 之前北约峰会还喊着十年援助,可实际军工产能只有美国的 1/5,连炮弹都供不上,这次大佬们去基辅,与其说是送援助,不如说是送 "定心丸",先把泽连斯基稳住,别让他当场撂挑子。 毕竟红军城一丢,俄军已经开始往康斯坦丁诺夫卡推进,下一步就是合围斯拉维扬斯克,乌军防线要是连这关都守不住,整个乌东就彻底没了。 欧洲大佬们心里门儿清,这时候不赶紧跑一趟,等俄军真打到第聂伯河,再想灭火可就没机会了,只是他们手里的 "灭火器" 到底还剩多少,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