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高调表示,她希望寻求与朝鲜领导人举行会晤,并且强调要推动新型的日朝关系。 高市早苗说道:“以推动富有成效的新型日朝关系,从具体情况出发,勇敢采取行动,并寻求实质性成果。”此外,她还自己限定了所谓的日期,认为在自己任内一定会实现“突破”。 然而,这番话一抛出,平壤方面却选择了沉默。一方面,是两国之间深厚而难消的历史隔阂,使得这种邀请缺乏基础,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长期在平壤的国家叙事中居于核心位置。 倘若历史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所谓的新关系更多只是表面文章,很难让朝鲜相信其诚意。 另一方面,现实的地缘和军事对立更是摆在眼前,日本在国家防卫文件中,一直将朝鲜的导弹和核计划定义为存亡威胁,并且多次与美国、韩国举行大规模军演,演习内容直接针对朝鲜防御体系。 这种一边表达“想握手”,一边持续“秀肌肉”的做法,只会让人认为这是一场政治表演,而非真正的善意。 高市早苗的目标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她的强硬保守派标签,还在于类似的尝试曾被更有分量的政治人物碰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内付出极大努力,甚至亲自到朝韩分界线试图促成接触,但最终也没能突破僵局。 连美国在全力推动下都吃了闭门羹,日本作为朝鲜眼中最坚定的美方盟友,立场更为强硬,又凭何认为自己能打破僵局? 那么,她明知成功率极低,为何仍要高调喊出这个目标?很大可能是国内政治需求在驱动,设定一个难度极高的外交挑战,即便结果不如人愿,也可以在民众眼中塑造一个敢言敢做的领导人形象,同时在国际舆论场上制造日本在外交上的所谓“灵活性”。 但对朝鲜来说,这种缺乏实际让步的提议几乎没有吸引力,他们更关心的是安全与利益,而不是漂亮话。 朝鲜的长期对日态度很明确:没有实质性行动,就没有对话。日本延续制裁政策、保持军事对抗,又在历史问题上回避责任,这样的背景下,平壤选择忽视只是必然。 高市早苗描绘的所谓“新型关系”,看似宏大,却在现实中找不到落地路径,真要让平壤点头,需要的不只是勇敢的口号,而是诚意和实质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