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年,岳飞遇难,韩世忠立刻交出兵权,闭门谢客,从此不再谈及战事,也不和旧部有任何联系。从此,他就在杭州,在赵构的眼皮子底下隐居,经常骑着一头小驴,号称 “清凉居士”,带着一两个童子,在山水间流浪。 韩世忠每天走的路都差不多,早上从城西的宅子出来,先沿着西湖边慢慢走,童子背着布包,里面装着饼和水,到了日头偏西,就找个有树荫的石头歇脚。杭州城里不少人认识他,以前他是领兵的大将军,现在却成了骑小驴的居士,有人想上前搭话,他都只是点点头,不多说一句,大家也知道他不想提过去的事,也就不再追问。 这天他走到灵隐寺后山,听见林子里有哭声,是个半大的孩子。韩世忠让童子去看看,童子回来说是个农家少年,他爹前几天被官差抓走了,说是什么 “通敌”,要押去流放。韩世忠皱了皱眉,他知道这一带住了不少以前的老兵,都是跟着他或岳飞打仗的,现在没了兵权,一个个都成了软柿子。他骑着驴慢慢走进林子,那少年见了他,哭得更凶了:“大人,我爹没通敌,他就是个种地的,官差是硬抓的人!” 韩世忠蹲下来,问清了少年他爹的名字 —— 叫李老栓,以前是他手下的伙夫,当年在黄天荡打仗,还冒着箭雨给士兵送过饭。这样的人怎么会通敌?分明是秦桧的人在清理旧部,怕这些老兵以后闹事。韩世忠没多说,只跟少年说:“你先回家,明天这个时候,来这里等你爹。” 少年半信半疑,韩世忠却已经骑着驴走了。 第二天一早,韩世忠没带童子,自己骑着驴去了城外的驿站 —— 官差押着犯人都在那里歇脚。刚到门口,就看见两个官差正推着李老栓往外走,旁边还站着个穿锦袍的人,是秦桧的小舅子,叫王仁。王仁见了韩世忠,冷笑一声:“韩大人,都卸甲归田了,还管这些闲事?” 韩世忠没理他,径直走到李老栓面前,李老栓见了他,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将军,我真没通敌,是他们逼我画的押!” 韩世忠拍了拍他的肩,转头对王仁说:“把人放了。” 王仁梗着脖子:“韩大人,这是秦相爷的令,你管不着!”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宫里的侍卫,说皇上赵构要去灵隐寺上香,正好路过这里,让韩世忠过去见驾。王仁脸色一下子变了,他没想到赵构会来,韩世忠却很平静,跟着侍卫去了路边。 赵构坐在马车上,看见韩世忠骑着小驴,掀开车帘笑了:“清凉居士今日怎么不在山水间,倒来这驿站了?” 韩世忠跪下,声音不高却清楚:“臣有事要奏。李老栓是前军中伙夫,当年随臣抗金,如今被人诬陷通敌,若真流放,天下老兵都会寒心,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出力?” 赵构的笑容淡了,他知道韩世忠说的是实话,可他也怕这些武将掌权。这时王仁凑过来,小声说:“皇上,韩大人这是偏袒旧部,恐有私心啊!” 韩世忠没回头,接着说:“臣还有一事,昨日听闻淮河那边,金兵又在抢粮,可朝中却在忙着抓‘通敌’的老兵,若金兵真的南下,臣想问一句 —— 谁来挡?” 这句话戳中了赵构的软肋,他最怕的就是金兵再打过来,到时候没人能领兵。他沉默了一会儿,对侍卫说:“把李老栓放了,让他回家。王仁,你回去告诉秦桧,以后查人要凭实据,别瞎折腾。” 王仁脸都白了,却不敢反驳,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老栓被放了。 韩世忠谢了恩,看着李老栓跟着少年回家,自己又骑上小驴,慢慢往西湖边去。没人知道,当天晚上,赵构私下让人去查了王仁,发现他借着秦桧的名头,贪了不少老兵的抚恤粮,没过几天,王仁就被革了职,还抄了家。 后来有人问韩世忠,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跟赵构要兵权,再去抗金。韩世忠只是摇了摇头,说:“我要的不是兵权,是让皇上知道,天下还有忠良,还有人记着家国。” 他还是每天骑小驴逛山水,只是路过岳飞墓的时候,会下来站一会儿,手里拿着一壶酒,倒在墓前,不说一句话。 再后来,秦桧想找韩世忠的麻烦,却发现赵构暗地里护着他 —— 赵构知道,韩世忠没野心,留着他,至少能让天下人知道,朝廷还没忘了那些抗金的功臣。韩世忠在杭州住了二十年,直到老去,他死的时候,枕头底下还压着一块旧令牌,是当年领兵时用的,上面刻着四个字:“还我河山”。
1141年,岳飞遇难,韩世忠立刻交出兵权,闭门谢客,从此不再谈及战事,也不和旧
非凡历史
2025-11-18 12:3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