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近日抛出一则惊人表态,直言“绝不容许东方大国制造的任何零部件涉足未

论史家 2025-11-18 19:13:16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抛出一则惊人表态,直言 “绝不容许东方大国制造的任何零部件涉足未来的 6G 网络搭建”。 他明确表示,德国未来搭建 6G 网络,所有来自中国的相关组件都不会被采用,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供应商也会被彻底排除在合作名单之外。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不光对中国设限,还提到要降低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想走一条 “两边都不依附” 的路线,甚至已经和法国敲定,要专门开一场数字主权相关的峰会,一起搭建欧洲自己的技术框架。 这个表态的时间点确实有点微妙,距离中德要举行的高级别财金对话就差几天。那边德国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都已经准备好带队来中国,要谈宏观经济合作、原材料供应这些实际的合作事项,这边却在 6G 这种关键技术领域放出这么强硬的信号,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放在一起,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想法再好,执行起来难度却不小。现在德国的通信运营商网络里,差不多六成的电信设备都来自中国,华为的设备因为性价比高、稳定性强,一直是很多运营商的首选。 默茨之所以这么坚持要这么做,对外说是为了 “数字主权”,简单说就是不想让自己国家的关键技术被别人掌控。 除了 6G,他还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微电子、生物技术这些领域都列为重点关注的 “敏感领域”,想联合法国在欧盟内部打造一套属于欧洲自己的技术体系和安全标准。 但这么做要花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光替换现在在用的华为设备,直接成本就超过 20 亿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得一百六十多亿,这还没算上后期的工程测试、技术人员培训、日常维护这些看不见的开支。 这笔巨额开支最后要么得让运营商自己承担,那他们的利润就会大幅压缩,后续的技术投入也会受影响;要么就得靠政府拿公共资金补贴,不管哪种方式,到最后很可能还是普通消费者受影响,比如手机套餐价格上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网络建设因为资金不足变得更慢,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越来越大。 全球 6G 的标准制定、专利体系搭建和相关产业生态的形成,都是需要长期合作的事情,没有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验证,没有充分的比较和优化,最后很可能会走一条又贵又窄的路。 从目前的专利数据来看,中国在 6G 相关的关键专利中占比已经超过 42%,华为一家的专利数量就比欧洲所有厂商加起来还多,要是不用中国的专利授权,德国的 6G 研发很难推进下去,就算勉强做出来,也可能要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还可能面临法律纠纷。 而且欧洲厂商的生产能力也跟不上,华为和中兴加起来占据了欧洲 5G 基站市场 47% 的份额,就算诺基亚、爱立信开足马力生产,也只能满足六成左右的替换需求,剩下的缺口可能得靠美国厂商来填补,这其实就是刚摆脱一个依赖,又陷入另一个依赖里。 中国方面之前已经多次批评过这种做法是技术保护主义,还强调欧盟一直说华为、中兴的设备有安全隐患,但从来没拿出过真正的证据,这种做法其实是把 “没证据就认定有问题” 当成了常规操作,华为内部也有过评估,觉得这种政策反而会加快中国 6G 自主研发的速度,让中国在全球 6G 标准制定中更有话语权。 德国国内对此的看法也不一样,克林拜尔在出发访华前还呼吁要和中国保持开放的对话,强调很多问题只有和中国合作才能解决,这种务实的态度和默茨的强硬表态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其实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德国这种摇摆不定的政策,只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确定。 通信网络的核心就是稳定、好用、花钱少,咱们普通人最关心的也是信号好不好、话费贵不贵,过度强调政治因素而忽略这些最本质的问题,最后可能得不偿失。 现在全球都在抢 6G 这个新赛道的机会,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共赢,过早地给自己划圈子、设限制,只会错过发展的好时机,德国这种 “两边都不依附” 的做法,到底能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还真不好说。 你觉得德国抛开中国技术单独搞 6G,最后能让他们的通信网络更靠谱、成本更低吗?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