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北京的对外信贷正从传统发展中国家转向高收入经济体。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旗下AidData发布的报告指出,2000年至2023年间,中国在全球200个国家投入约2.2万亿美元贷款与援助;超过四分之三的资金如今流向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关键矿产以及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资产。报告估算,中国的海外信贷规模是此前普遍认知的两到四倍,仍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债权国。研究显示,美国获得的中国官方信贷最多,超过2000亿美元、涉及近2500个项目,从得州与路易斯安那的液化天然气设施、北弗吉尼亚的数据中心,到纽约肯尼迪与洛杉矶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以及多条油气管道均有中国国有机构资金参与。中国还为亚马逊、AT&T、特斯拉、通用、福特、波音、迪士尼等多家500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相比之下,中国对低收入国家的贷款份额从2000年的88%降至2023年的12%,一度支撑“一带一路”的“全球南方”基建融资显著收缩,而对英国(600亿美元)、欧盟(1610亿美元)等发达经济体的投入快速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