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兵尸堆装死四小时,连毙三名日军狙击手!

文山聊武器 2025-11-19 19:15:26

1937年淞沪会战中,一名中国士兵手握步枪藏在尸体里,一动不动装死四个小时后,他终于等来了日军狙击手的现身。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在上海周边打响,中国军队集结了好几十万兵力,想挡住日军往前冲。罗店这地方在上海西北,水网稻田多,夏天雨水多,地上一片泥泞,走路都费劲。战场上炮声不停,日军舰炮从黄浦江那边轰过来,炸弹落下掀起泥土碎石,空气里全是硝烟和焦土味。中国部队多是临时拉来的新兵,武器主要是汉阳造步枪,弹药供不上,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和重机枪,火力差一大截。军官喊冲锋,士兵扛枪往前推,脚下踩着水坑和弹坑,常有地雷炸响,胳膊腿飞得到处是。 阵地前沿尸体一层叠一层,当了天然屏障,但也发出一股烂味,苍蝇嗡嗡转。日军狙击手躲在对面废墟和树丛里,用光学瞄准镜的步枪,专盯中国军官和重武器手。一有人头冒出来,子弹就飞过来,砸中眉骨或喉咙,血溅一地。担架队在空隙里来回跑,抬伤员,也成目标,枪声一响就添伤亡。阵地卡在僵局,中国士兵窝在浅战壕里,泥水泡着裤子,抬头看敌情都难。高天气温高,士兵们渴得慌,只能啃干粮顶着。 王中领的部队属于66团,守在罗店西北一线,对上日军主力。日军步兵在炮火下冲一波波,喊声夹着机枪扫射,中国阵地沙袋碎屑乱飞。狙击手威胁最大,从断墙或灌木开火,准头高,杀指挥的,让部队乱套。王中领拿着中正式步枪,没专用镜子,但他靠训练经验,决定装死。他脸上身上抹泥和血,钻进尸堆,调整身子融进去,手握枪管微微指敌方。尸堆高一米左右,臭味直冲鼻子,蚊虫爬身上叮,他不动弹,眼睛半睁盯着前头。 第一个小时,太阳晒得狠,汗从额头往下滴,混进眼睛,但他姿势不变,仔细看敌阵影子。断墙后偶尔晃动,他猜是狙击手挪位。第二小时,他看到远处镜子反光,那是光学镜闪的,锁定一个点。他慢慢移枪管,不碰周边尸体,枪口对准那光。腿开始麻,肌肉紧绷,但他等着机会。第三小时,阵地安静点,日军狙击手松懈,头偶尔露。他调呼吸,扣紧扳机关节,别提前走火。苍蝇在耳朵边闹,挡视线,但他用边角眼锁定几个地方。 第四小时快到,日军狙击手觉得尸堆没危险,进一步露身。一个从墙后伸上身,调镜子,王中领扣扳机,子弹砸中肩窝,那人仰后叫着倒。接着他转枪口,对灌木里另一个,枝叶动明显,一枪穿胸,那人抽着栽倒。第三个在枯树后,脖子露,他开枪中了,血喷出,那人滑地。连杀三个后,他位置漏了,日军掷弹筒扔炮弹,炸声起,一枚落附近,碎片划腿,骨肉翻开,血涌。他忍痛拖枪往后爬,沿路滴血,战友从壕沟拉他回去。 这行动缓了阵地压力,日军狙击火弱了,中国部队调防御。罗店仗打得狠,日军试突破,用毒气弹和火焰器,中国士兵湿布蒙脸挡,阵地前坑坑洼洼。高温下尸体烂快,味更重,影响大家。高天气温高,士兵们渴得慌,只能啃干粮顶着。王中领腿伤重,筋撕裂,骨头露,医护纱布裹,止血后送后方。战场上这类对峙反复,日军装备好,中国伤亡大,但士兵靠人数和地形拖敌军。整个会战,罗店像绞肉机,双方尸体混堆,河水红了。 日军狙击手练得严,装备九九式步枪和高倍镜,几百米外准射,他们夜里潜入,添威胁。中国部队缺反狙,只能靠个人。王中领的事在团里传,士兵聊怎么改伪装,像用枝盖身或挖浅坑。仗白热化,日军飞机低飞扫,机枪弹雨下,地抖。阵地后勤跟不上,弹药少,士兵拆坏枪收零件。四个小时等,王中领身子僵,关节疼,但行动成后,阵地活了,机枪手再压敌方。 淞沪会战形势坏,日军从吴淞口上岸,援兵多,中国军队投七十多万,但装备落后,指挥散。罗店一线换手几回,血战几天,中国部队撤。王中领伤口在运中渗血,到医院感染炎。医生用药洗,缝合,这事成战场上小兵翻盘的例子。 王中领腿好后,从医院出来,战场变了,部队撤,他和原队断了联系。拄棍找路,转投第三战区79师235团六连,继续打日军。几年下来,他从兵升连长,管小阵地守。日军在浙江推,六连遇进攻,一次敌五波冲,重创,空隙哨兵报敌近五十米,他抓机枪扫,带士兵反击,退敌,杀日军大佐。 另一次在武义县古桥伏击,情报说伪军先过,后军官骑马,王中领趴草丛,枪瞄,一发穿胸,人马滚桥头,查是日军少将。这些仗攒功,但他识字少,只半年军训,没上军校,职停排长连长。他不牢骚,保养枪,提高准,日军叫他枪王。抗战胜后,他回富阳家,种地过日子,性子平,话少。2015年7月,去世,近99岁。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