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知青孟繁成去喝队长家儿子喜酒,吃饭时,队长的女儿冯玉凤突然问:"繁

非凡历史 2025-11-20 06:38:29

1972 年,知青孟繁成去喝队长家儿子喜酒,吃饭时,队长的女儿冯玉凤突然问:"繁成哥,有对象没?" 孟繁成红着脸说他不急。冯玉凤娇嗔:"那你不急,我也不急。" 满桌的乡亲们都笑起来,队长媳妇赶紧拉了拉冯玉凤的胳膊,冯玉凤却梗着脖子,眼睛直勾勾看着孟繁成。孟繁成不敢抬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耳朵热得发烫。他来村里三年,冯玉凤总爱跟着他,要么帮他缝补衣服,要么给他送自家腌的咸菜,他不是不懂,只是觉得自己是知青,早晚要回城,不想耽误人家。 喜酒散了,孟繁成帮着收拾碗筷,冯玉凤跟在他身后,小声说:"繁成哥,我知道你担心啥,我不怕等。" 孟繁成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眼前梳着两条辫子、脸蛋红扑扑的姑娘,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说不出话。 没过多久,村里出了件事。邻村的无赖王老三看中了冯玉凤,托媒人来提亲,还放话说要是不答应,就搅得队长家不得安宁。王老三是出了名的混子,之前欺负过好几个姑娘,没人敢惹。队长急得睡不着觉,冯玉凤更是整天愁眉苦脸。 孟繁成听说后,直接找到队长家,说:"叔,我来解决。" 第二天一早,王老三带着几个人堵在队长家门口,骂骂咧咧要抢人。孟繁成刚好赶到,挡在冯玉凤前面,沉声道:"王老三,做人要讲规矩,玉凤不愿意,你别逼人太甚。" 王老三斜着眼打量孟繁成:"你一个知青,管我们村里的事?找死!" 说着就挥拳打过来。孟繁成在村里干了三年农活,力气早练出来了,侧身躲开,反手抓住王老三的胳膊,一使劲就把他按在地上。其他几个人想上前,见孟繁成下手干脆,都不敢动了。 孟繁成对着王老三说:"以后再敢来骚扰玉凤,我就送你去公社派出所。" 王老三疼得直咧嘴,连连求饶,带着人灰溜溜走了。队长和媳妇看着孟繁成,眼里全是感激,冯玉凤更是红了眼,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 从那以后,两人就默认了关系,孟繁成干活更卖力,冯玉凤也总陪着他,村里的人都笑着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孟繁成心里盘算着,等下次回城指标下来,就申请带着冯玉凤一起走。 可没想到,三个月后,回城指标真的下来了,却只有一个名额,而且明确说不能带家属。孟繁成拿着通知,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找到冯玉凤,想说分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冯玉凤看出他的难处,反过来安慰他:"繁成哥,你先回去,我在村里等你,不管多久我都等。" 孟繁成咬着牙,还是踏上了回城的火车。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想办法把冯玉凤接过去。回到城里,他才知道父亲已经平反,恢复了工作,家里的条件好了很多。他天天跑相关部门,打听带家属回城的政策,可每次都被拒绝,说规定就是规定。 就在孟繁成快要绝望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单位最近有个支援农村建设的名额,去的地方正好是孟繁成之前插队的公社,还能解决家属的城镇户口。孟繁成眼睛一亮,立刻主动申请。 半个月后,孟繁成背着行李,再次出现在村里。冯玉凤正在地里干活,看到他,手里的锄头都掉了。孟繁成快步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纸,笑着说:"玉凤,我申请回公社工作,以后不用走了,而且,这是你的城镇户口审批表,我们能在城里安家了。" 冯玉凤看着纸上的字,眼泪掉了下来。队长和乡亲们都围了过来,笑着起哄,说这是双喜临门。原来孟繁成回城后,父亲托人打听,知道公社需要有文化的人,特意帮他争取了这个名额,还顺便解决了冯玉凤的户口问题。 当天晚上,队长家又摆了喜酒,这次是为孟繁成和冯玉凤。席间,王老三也来了,低着头给两人敬了杯酒,说之前是自己糊涂,以后再也不敢了。孟繁成和冯玉凤对视一笑,喝了杯里的酒。月光洒在院子里,映着满院的笑声,谁也没想到,当初一句简单的对话,竟真的成就了一段跨越城乡的缘分,而看似无解的难题,最终却迎来了最圆满的结局。

0 阅读:275

评论列表

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

2
2025-11-21 15:04

故事会!

非凡历史

非凡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