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执掌俄罗斯快四分之一个世纪了,中俄关系能走到今天这么近,根本上是因为双方利益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1-20 11:30:46

普京执掌俄罗斯快四分之一个世纪了,中俄关系能走到今天这么近,根本上是因为双方利益绑在了一起。 这些年西方一直打压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后制裁更是变本加厉,俄罗斯经济能稳住,靠的就是转向东方,特别是跟中国的合作。看看数据就知道,中俄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约24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能源管道像“西伯利亚力量”已经让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进口总量里占到了15%的份量。这种合作不是谁帮谁的慈善,而是一种各取所需的生存智慧。俄罗斯需要市场和资金,中国需要能源和安全空间,双方在联合国安理会经常站在一起,在台湾、南海问题上俄罗斯也给予中方支持,这种战略协作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 表面看中俄关系铁板一块,水面下的暗流却不容忽视。普京个人权威是压住俄罗斯内部不同声音的定盘星,他能在联合国投票和中亚事务上和中国保持同步,也能让国内那些向往西方的精英们闭嘴。问题是这种高度依赖领导人的合作模式能持续多久?俄罗斯政坛一直有股势力觉得应该和华盛顿修复关系,甚至有人盘算着拿对华政策做筹码去换取西方解除制裁。一旦普京离场,新领导人会不会觉得中国的分量没那么重了? 能源合作看起来双赢,里面的脆弱性却显而易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数据显示,“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5年10月日输气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似乎吃定了俄罗斯能源。但俄罗斯寡头们向来两头下注,一边给中国供气,一边帮着越南在南海勘探石油。要是莫斯科新主人转向西方,已经规划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可能夭折,中国每年500亿立方米的供气计划就得泡汤。到时候咱们只能多花高价找澳大利亚买液化气,或者求中亚管道增援,能源安全的主动权就丢了。 远东地区的合作热络背后藏着戒心。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中国货轮密密麻麻,当地居民对中国好感度飙升到75%。可涉及到具体利益,俄方手脚放得并不开。图们江出海口距日本海只有15公里,中国船只却因俄朝铁路桥阻挡百年不能通航,俄方担心中国商船常态化进出日本海会削弱其太平洋舰队的优势,连疏浚计划都迟迟不批。投资也一样,远东州长表面欢迎中国资本,真到买地办手续时却要求必须注册俄籍法人,各种拖拉。这种既想赚钱又怕被影响的矛盾心理,不会因领导人更替而消失。 乌克兰战争打醒了莫斯科,让普京公开承认需要和中国携手重塑欧亚秩序。中吉乌铁路被俄罗斯硬生生拦了二十年,冲突爆发后立刻开绿灯,因为他们算清了账:继续封锁每年让中亚国家损失30亿美元,反而会把盟友推向西方。俄罗斯科学院专家说得直白:“与其失去整个中亚,不如共享影响力。”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妥协,换了领导人会不会翻盘?要知道俄罗斯历史上就防着中国,这种心态不是三年五载能彻底扭转的。 金融捆绑倒是最坚实的保障。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占比从战前3%猛冲到42%,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率已达95%。这意味着美元几乎被踢出局,两国贸易结算自成体系。就算政治风向有变,这种深度的金融耦合要拆开也难,任何领导人都得掂量清算成本。再加上普京2025年5月重申中俄“永不为敌”,两国建交75周年安排数百场文化活动,民意基础还算牢固。这些软纽带或许比一纸协议更靠得住。 北京当然清楚软肋在哪。能源上不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中亚管道和澳洲气源并行推进;经济上加码本币结算,让上海清算所处理更多卢布交易。外交更是多管齐下,智库交流分析民调,夯实民间基础。毕竟国际关系从来现实,你有备胎,对方反而会更珍惜合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奋斗

奋斗

1
2025-11-20 17:44

远东是中国的,俄要与中国友好,分把远东还给我们

猜你喜欢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