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有分析认为,中国通过新闻联播开场,等同于突然宣布了一个鲜明态度:认清形

修竹崽史册 2025-11-20 11:39:04

果不其然。有分析认为,中国通过新闻联播开场,等同于突然宣布了一个鲜明态度:认清形势。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了一系列极其危险的言论,将“台湾有事”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直接挂钩,甚至暗示要行使所谓的“集体自卫权”进行军事介入。   这种论调,是自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其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表露出武装介入台海的野心,并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这种公然的挑衅,严重触碰了中国的底线,也严重破坏了战后国际秩序。   面对这种挑衅,中国从外交到国防,都给出了最严厉的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并坚决阻击任何复活军国主义的图谋。   中国国防部更是使用了“全国沦为战场”这样的表述,向外界传递出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这是中国对日本发出的“史上最严厉警告”。   《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平台,其节目编排历来被视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   它通过“关联政治”的操作策略,让国际新闻与国内议题相互映衬,以达到巩固国家认同和动员民众的目的,这次开场,正是这种策略的集中体现。   为何偏偏是黄继光和上甘岭?因为这场战役所代表的精神内核,与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形成了强烈的历史呼应。   上甘岭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空前的一场惨烈战斗,在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几乎将山头夷为平地。   就是在这样看似无法坚守的阵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钢铁般的意志,最终守住了阵地。   黄继光,这位年仅21岁的四川青年,在弹药用尽、多处负伤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通道。   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一个人死能救那么多人,能打胜仗”的奉献精神,黄继光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故事,它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代表着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敢于牺牲的血性与风骨。   《新闻联播》重提黄继光和上甘岭,绝非偶然,它是在向外界,特别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外部势力,传递一个清晰且坚定的信号: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先进的武器装备。   70多年前志愿军将士们所展现出的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如果有人妄图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进行挑衅,甚至军事冒险,那么他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坚船利炮,更是14亿人众志成城的钢铁意志。   这种精神传承,是中国应对一切外部挑战最坚实的底气,日本一些政客似乎忘记了历史教训,以所谓的“存亡危机”和“自卫”为名,企图复活军国主义。   这恰恰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惯用伎俩,中方重提上甘岭,就是在提醒他们,不要误判形势,更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正如中国官方媒体评论所言:“勿谓言之不预”。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