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带兵往南打时,姚广孝叮嘱他:“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别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断了!” 朱棣一路攻城拔寨,没半年就打到南京城外。守城的兵将见燕军势大,开门献城,朱棣率军直入皇宫。他没急着登基,先让人去请方孝孺 —— 姚广孝的话他记着,这方孝孺是天下文人的领袖,留着他能安民心。 可方孝孺被士兵架到殿上时,穿着白孝服,进门就对着朱允炆的龙椅哭骂,说朱棣是乱臣贼子。朱棣耐着性子说:“我是清君侧,不是篡位,先生识时务便写份登基诏书。” 方孝孺抓起笔,在纸上写了 “燕贼篡位” 四个大字,狠狠摔在地上。 旁边将领拔剑要砍,朱棣喝住了。他想起姚广孝的话,强压怒火:“你不怕诛九族?” 方孝孺梗着脖子:“诛十族又如何?绝不屈从逆贼!” 这话彻底惹火了朱棣,他下令把方孝孺关入大牢,打算次日问斩。 当晚姚广孝连夜求见,进门就叩首:“殿下不能杀方孝孺!他家中藏着百部孤本典籍,还有毕生注解的经史,杀了他这些书就没了!” 朱棣气呼呼道:“他宁死不降,留着无用!” 姚广孝从怀里掏出个木盒:“这里是方孝孺整理的教化策论,能安天下民心,杀他易,失文脉难啊!” 朱棣翻看策论,越看越心惊,里面的治国之道确实精妙。可方孝孺态度坚决,怎么劝都不听。姚广孝又说:“臣有一计,明日行刑用替身,对外宣称他殉国厚葬,把真方孝孺送到城外书院,让他继续著书。” 朱棣点头同意。 第二天刑场人山人海,百姓都为方孝孺落泪。替身被斩后,朱棣下令厚葬 “方孝孺”,天下文人果然称颂他仁厚。而真方孝孺被送到深山书院,一开始不肯动笔,直到看到姚广孝送来的典籍,知道自己的学问能留存,才开始续写注疏。 三年后,朱棣新政推行顺利,天下安定。他微服去书院,见方孝孺正在给学生讲学,桌上摆满了刊印的典籍。方孝孺见了他,没下跪只拱了拱手:“殿下若能守仁政,我便不算白活。” 朱棣笑着说:“先生的书,朕已颁行天下,读书人都念你的好。” 临走时,姚广孝跟朱棣说:“殿下可知,方孝孺当年故意激怒你,是怕你杀尽建文旧臣。他早把典籍抄了三份,一份藏家中,一份送臣这里,还有一份托人带出城。” 朱棣愣住了,原来方孝孺的 “死硬”,竟是为了保全更多人。 后来有人发现,方孝孺的典籍里,悄悄加了很多劝诫君王的话,而朱棣的新政,大多借鉴了其中的主张。天下人都以为读书种子因朱棣的宽容得以延续,却不知是方孝孺的智慧和姚广孝的谋划,一起成全了这段文脉,也让朱棣坐稳了江山。而那场 “诛十族” 的传闻,不过是朱棣震慑反对者的手段,真正的读书种子,早已在暗中生根发芽,滋养着大明的天下。
燕王朱棣带兵往南打时,姚广孝叮嘱他:“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但你千
非凡历史
2025-11-20 12:37: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