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滑坡与危机四伏,特朗普对美国政局的掌控力正在瓦解,那证据呢?近期,美国政坛围绕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爱泼斯坦案的新闻持续发酵,核心数据证明其陷入执政以来的最大困境。路透社/益普索民调显示,特朗普对美国经济处理方式的支持率已跌至38%,反对率飙升至60%;而民主党支持率较共和党高出10个百分点,如果现在中期选举,民主党会大胜。更致命的是,曾作为其政治根基的MAGA阵营内部质疑声四起,叠加经济政策失当、盟友分裂、丑闻缠身等多重危机,特朗普对美国政局的掌控正逐步失控,一系列证据清晰勾勒出这一颓势。1、支持率崩塌,MAGA政治根基的松动。选民支持率的断崖式下跌,是特朗普掌控力弱化的最直接体现。38%的经济政策支持率背后,是美国民众对生活成本高企、经济前景不明的强烈不满,而民主党在支持率上的显著优势,意味着若此刻举行中期选举,共和党大概率将遭遇惨败。作为特朗普最核心的政治基本盘,MAGA阵营的动摇更具标志性意义。因爱泼斯坦案文件公开问题,特朗普与亲密盟友格林闹翻,引发阵营内部分裂,昔日"铁杆支持者"的质疑声,让其政治动员能力大打折扣。2、经济政策困局,关税与借债的双重死结,无药可治,除非愿意过一段苦日子。特朗普引以为傲的经济政策,如今已沦为引发通胀、拖累经济的"双刃剑",使其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关税战的掩耳盗铃式操作,直接助推了通货膨胀的持续高企。特朗普政府曾坚称关税能保护美国产业,却最终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情况下会推高物价"。瑞银集团测算显示,现行关税政策使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率从年初2.5%暴涨至13.6%,相当于大规模增税,仅这一因素就解释了当前通胀与美联储2%目标之间近三分之二的差距。关税带来的成本最终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吞噬了民众的实际收入增长。疯狂借债则让美国经济陷入"两难循环"。为维持经济表面繁荣,特朗普政府持续扩大债务规模,但过度举债必然加剧通胀压力;而若收缩债务规模,本就"根基不稳"的美国经济将直接面临衰退风险。目前美国住宅实际投资、非住宅建设等领域已呈现萎缩态势,瑞银警告"美国经济已有相当大一部分陷入衰退"。这种"不借债即衰退,借债则通胀"的死局,让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彻底失去方向,也让民众对其经济治理能力的信任降至冰点。3、盟友体系瓦解,与马斯克关系从阵营分裂到被迫示好,特朗普现在各种掌控力大减。政治盟友的离心离德,进一步削弱了特朗普对政局的掌控力。MAGA阵营核心人物格林因不满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案上的立场反复,与其彻底闹翻,导致这一关键支持力量出现分裂。失去格林代表的传统保守派支持后,特朗普不得不转向科技大亨马斯克寻求支持,通过示好、修复关系的方式弥补政治资源的流失。这种"被迫结盟"的背后,是其政治人脉的持续萎缩——当核心阵营内部出现裂痕,需要向外部力量妥协求援时,恰恰印证了其对政局主导权的弱化。4、丑闻阴影笼罩,马斯克曾经说过特朗普也涉及爱泼斯坦案件。爱泼斯坦案的持续发酵,为特朗普的政治前景蒙上浓重阴影,也暴露了其掌控局势的无力。尽管特朗普最终呼吁支持公开相关文件,并试图将矛头指向民主党,但这一180度的立场转变,实则是迫于舆论压力。民调显示,59%的受访者不赞成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案上的处理方式,70%的人认为美国政府隐藏了相关"客户名单"。作为与爱泼斯坦有过交往的政商名流之一,特朗普始终面临"被波及"的质疑,而法案允许司法部隐去部分敏感信息的条款,更让外界对其是否牵涉其中充满猜测。这场丑闻不仅消耗了其政治信誉,更让其陷入"越解释越被动"的困境,进一步分散了其掌控政局的精力。所以,多重危机的叠加让特朗普对美国政局的掌控力持续持续下降。未来,随着中期选举临近、经济形势恶化及丑闻调查深入,特朗普的政治困境或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政局也将因这一核心变量的失控而陷入更深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