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到制裁日本,有些人就只知道盯着水产、化妆品这些边角料!这哪叫制裁啊?简直像给人挠痒痒,人家根本感觉不到痛!要动日本,就得懂日本——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子,是藏在幕后的几大财团! 日本的经济版图,并非由我们熟知的那些活跃在台前的企业或政府机构完全主导,在水面之下,存在着一个影响力更为深远的体系——六大财团。 它们分别是三菱、三井、住友、芙蓉(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劝银,这些财团如同一个庞大的“影子帝国”,控制着日本全国约六成的总资产、超过一半的总资本以及六成的销售渠道。 2019年全球五百强榜单中,日本上榜的52家企业里,超过40家都归属于这六大家族,这种盘根错节、深入骨髓的影响力,才是理解日本经济韧性与脆弱性的关键。 它们内部的核心企业之间,通过一种精妙的环状相互持股方式紧密连接,平均持股比例高达55%左右。 每个财团都有自己的最高协调机构,比如三井的“二木会”、三菱的“金曜会”和住友的“白水会”。 这些“经理会”虽然没有强制管理权,却是财团内部进行战略决策、协调资源的核心中枢。 财团模式的核心是“产、商、融”三位一体的高度协同,其中“主银行制度”扮演着心脏的角色,它不仅是成员企业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也是企业的主要股东和结算中心。 在海外扩张初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时,主银行能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并分散风险,而“综合商社”则像是财团的“总参谋部”和神经网络。 它们拥有强大的全球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为成员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拓展海外渠道,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日本许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的产业,背后都有财团的身影,汽车工业作为日本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都与各大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日本更是掌握着全球三成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和高达八九成的关键原材料份额,如光阻剂和氟化氢。 从精密机械、电子产品到钢铁、化工,再到金融服务,这些支柱产业的背后,无一不是财团在进行长远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 中日之间紧张的关系已经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有经济学家测算,紧张关系可能导致日本GDP减少数万亿日元,其中中国游客的减少就是一个直接冲击。 日本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依赖度极高,外需曾一度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各大财团也正在积极布局氢能、海上风电等新领域。 大家觉得,面对这样一个由财团深度掌控的经济体,真正能够触及其痛处的“撒手锏”应该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