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确实让日本彻底怕了,韩国也变了,美国也慌了,中国确实太牛了,日媒更是表示中国的反应超出预期,其实,中国之所以这么刚,其实还不是因为实力所在,中国的强大体现在方方面面,这才让西方国家彻底破防了。 前几天还在跳脚嚷嚷着要搞事情,怎么转眼就没了声响?日本政坛最近这出“变脸”戏码,实在演得太过生硬。 早先不仅有政客放话要驱逐外交官,那嚣张劲头仿佛手里握着什么王牌,可中国这边仅仅是一个谨慎赴日旅游的提醒,日本国内那些靠游客养活的商家立马就慌了神,怨气直冲云霄。 这也难怪,加上之前我们部分影片暂缓在华上映,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疼是真的疼在钱袋子上。 原本叫嚣最欢的高市早苗,这会儿也换了副面孔,忙着出来“反省”说没把话说清楚,所谓的强硬,终究是敌不过经济账单上的赤字。 光有经济反制显然还不足以让人彻底冷静,东海上那些大家伙才是压舱石。我们的海军舰艇现在常态化溜达,航母编队往那一摆,谁心里都得掂量掂量。 更别提北边俄罗斯也正好借着争议岛屿的事儿发力,两头这么一夹击,日本原本那点小心思,早就被现实碾得粉碎。这种欺软怕硬的做派,遇到真正的硬茬,立刻就显出了纸老虎的原形。 韩国那边也不傻,虽然前两年跟在别人后面想搞搞“理念外交”,甚至一度在称呼顺序上搞小动作。但回头一看账本,三星的手机、屏幕,现代的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一跌再跌。 这就很现实了,为了那是懂非懂的“面子”丢了这么大的市场,怎么算都亏。 现在的韩国新政府赶紧把调门改回来,与其在那搞没用的盟友秀,不如老老实实保住在中国建的大工厂。于企业而言,理念固然重要,却难以果腹。 在中国,那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与生机。 这背后,说到底还是实力换了天地。美国那一套“卡脖子”战术,现在看着简直像是在给中国助攻。当年列了一长串制裁名单,想把华为这些企业按在泥里,结果呢? 不仅没死,反而倒逼出了一套自主技术体系。如今看看新能源车领域,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组装厂”了,手里握着从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成本控制得那叫一个绝。 当你能把高科技产品做出极致性价比,在欧洲和东南亚满大街跑的时候,西方那些老牌车企破防也是迟早的事。 以前很多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是图便宜,现在撕掉这个标签的全是硬核技术。美国焦虑的根源就在这儿,它以前习惯了定规则让别人遵守,现在突然发现,越是限制,中国突破得越快。 无论是5G领域,亦或是人工智能范畴,外界的封锁非但未能遏制中国技术发展,反而如催化剂一般,加速了中国技术自主创新的进程,推动其迈向更高峰。 世界本就是凭实力说话,当航母在远海训练成为日常,当国产高科技打破垄断,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目光,也不得不学会平视了。 参考资料:1.站上600万辆新台阶!中国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5年01月15日 08: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中国新能源车以创新引领全球产业——央视新闻——2025/10/28 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