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某地区的公墓中发现了5块中国100多年前的墓碑,

山有芷 2025-11-21 17:16:01

2016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某地区的公墓中发现了5块中国100多年前的墓碑,周围杂草丛生,有3块墓碑已经倒塌,而上面雕刻的文字,让留学生肃然起敬。随后,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中国人点赞的大事。   2022年夏天,英国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里,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邬同学久久坐在草地上,他面前整修一新的花岗岩底座上,摆放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品,而是一排经过精心塑封的高清照片:那是中国最新锐的“福建舰”航空母舰、游弋深海的核潜艇。   以及舷号101的万吨级驱逐舰,这一幕跨越时空的对话,缘起于六年前一个偶然的瞬间,2016年的秋天,一位在英国研读语言学的中国学生,在穿过这片枯叶满地的荒野时,脚下被几块残破的石碑绊住了。   他俯身抹去厚厚的苔藓,冰凉的裂纹下竟透出“光绪”二字的年号,以及袁培福、顾世忠、连金源、陈成魁、陈受富这五个陌生的中文名字,几座墓碑有的断裂倒地,有的在风雨中歪斜,那份孤悬海外百年的凄凉,刺痛了发现者的神经。   那晚,他彻夜翻查档案,并向大使馆发出了一封附带经纬度坐标的邮件,工作人员起初甚至以为是恶作剧,直到实地勘察才确认,这五座荒坟下埋葬的,竟是130多年前清政府北洋水师最为痛楚的一段记忆。   把时钟拨回1880年代,为了克制侵略者的海上威胁,晚清政府不得不花费巨资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超勇”、“扬威”等撞击巡洋舰,为此,李鸿章组建了庞大的接舰团,不仅有林泰曾、邓世昌等将领,还有来自福建、安徽、山东等地的两百多名水兵与杂役。   这趟长达两个月的远航,让很多从未出过远门的中国士兵倒在了水土不服的剧烈反应下,因为当年冷冻技术匮乏,无法将遗体带回故土落叶归根,负责官员最终只能支付15英镑,在这片异国墓园买下一隅安息之地。   特意修筑的中式墓碑与当地人的墓葬背向而立,所有的碑面都固执地朝向东方,那是他们这辈子再也回不去的家乡,虽然1911年程璧光曾率“海圻”舰来此修整过一次,但随着国内改朝换代、战火纷飞,这五位年轻人彻底淹没在了一百多年的杂草与遗忘中。   直到坐标被重新点亮,国家文物局随即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了首个海外公募修复项目,历经两年的努力,broken的碑体被扶正拼合,曾经荒芜的野地铺上了整齐的石砖与护栏。   而真正的慰藉,来自于那场迟到了一百多年的“工作汇报”当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的消息传来,同在异乡求学的邬同学决定去墓地看看,出发前他在网上征集能展现中国海军威武的“帅照”,这番心意甚至惊动了海军首长,直接发来了“南昌舰”的官方图。   带着这些沉甸甸的照片,他坐了三个小时火车赶到墓园,看到墓碑前早已堆满了鲜花和各式各样的国产军舰图,邬同学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唯一的祭奠者,五位为了买几艘铁甲船而客死异乡的前辈,如今正透过这一张张照片,看着那个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强大海军。   真切地成为了现实,在风声萧萧的异国墓园,这不是简单的祭拜,而是一场关于尊严的交接,一百三十八年前的“超勇”和“扬威”或许已经锈蚀,但那种向死而生的精神,终于在百年后看见了开花结果。 信息来源:搜狐网--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探索历史:五座华人墓碑的故事

0 阅读:0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