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手术费,没救回命,反倒查出26项违规。 李女士的父亲因心脏问题住进当地三

小旭洋 2025-11-22 18:01:35

六十万手术费,没救回命,反倒查出26项违规。 李女士的父亲因心脏问题住进当地三甲医院。医生建议做微创手术,说是创伤小、恢复快。没人想到,这会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手术做了,账单出来了:六十万七千九百三十四元四角三分。医保报销不到一半,自费三十多万。 李女士还没来得及从这天价账单中缓过神来,父亲就因术后昏迷被送进了ICU。她执意要转院。 转院后,医生的一番话让她心凉了半截。"手术创伤太大,"医生翻看着病历,"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了。" 最终,老人因病情过重离世。 人没了,钱也没了。李女士强忍悲痛,开始仔细查看那一米多长的收费明细。 "纱布:5987元。" 她愣住了,普通医用纱布一卷才两三块钱。 她喃喃自语:"这得用多少纱布?把整个手术室裹一遍都够了吧?" "缝合胶:5740元。" 她查过市场价,这种缝合胶一支四五百。五千七,相当于用了十几支。 最让她震惊的是那一行:"国产人工心脏瓣膜:280000元。" 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医院使用这个二十八万的耗材,竟然没有提前告知,更没有征得家属同意。 她去找医院要说法。 "为什么用二十八万的瓣膜不跟我们商量?" 院方的回应很官方:"这是手术需要。" 李女士决定举报。她把厚厚的病历和收费单据整理好,一并提交给了医保局。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43项疑似违规收费中,确认了26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七万五千元。 医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典型的违规收费。" 那些天价纱布,其实是一种叫"可吸收止血绫"的高价止血材料,单价将近五百元。如果手术中用了十几块,费用就接近六千了。 而那二十八万的心脏瓣膜,调查发现出厂价才三万多。剩下的二十四万多去哪了? 这中间包含流通成本、医院仓储、医生技术服务费等。但最关键的是,按照医疗规范,使用这么昂贵的自费耗材必须事先征得患者同意。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李女士父亲体内植入的第二个心脏瓣膜,连来源都查不到。病历里没有贴产品标签,这直接导致术后无法做医疗鉴定。 最终,法院根据《民法典》第1219条,推定医院存在过错。该条款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李女士收到了两千元举报奖励。她握着那张沉甸甸的支票,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 "我不是图这点钱,"她说,"我要的是杜绝这种坑害百姓的行为。" 这起事件暴露了医疗收费中的深层次问题。好在改革已经开始。 在深圳,从2018年起就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医院采购价多少,就向患者收多少,中间不加任何费用。 同时,深圳还调整了收费结构: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提高手术、治疗等体现医生技术价值的项目收费。这样能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不是靠多开耗材。 李女士的维权之路已经结束,但医疗透明的道路还很长。当每一个患者都能看清楚自己的医疗账单,当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这样的悲剧才会真正减少。 她的坚持,不仅是为了父亲,更是为了所有走进医院的患者。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小旭洋

小旭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