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报道中国广东省举办车展其中的玄机 日媒11月21日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集中进驻的中国南部广东省,近日启动了一场大型车展。在中国国内对日本高市总理国会答辩的反感情绪高涨之际,日企相关人士纷纷表达了对销售环境恶化的忧虑。 11月21日,"广州国际车展"在广州开幕,展出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等企业的千余款车型。中国电动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展示了自主研发的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则公开了最新的驾驶辅助技术。 此外,丰田汽车推出了搭载高性能雷达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日产汽车则发布了采用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的汽车。展会现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展台也吸引了大量观众。 日本汽车相关企业忧心忡忡 部分日本汽车相关企业负责人对销售环境恶化表示担忧。车展现场特设了汇集八家日本汽车产品及服务企业的"日本馆"。其中一家工业用墨水制造商的负责人谈及中日关系时称:"中日航班减班、涉日活动中止或延期等情况令人不安。希望反日情绪不要引发抵制日货,早日平息。" 另一家电子基板制造商的负责人表示:"若事态升级导致重大制裁或损失将非常棘手。但只要政治层面保持稳定,民间与经济层面的交流应该不会受影响。"主办"日本馆"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事务所所长西村京子表示:"当前中国赴日人数呈减少趋势,这可能导致了解日本的机会减少,令人担忧。同时日本民众来华机会也在减少,我们忧虑在商业决策等重大场合会仅凭固有印象做出判断。" 中国领先品牌(如比亚迪)的市场表现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跌出前十,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较2018年峰值暴跌超60%。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214万辆,是日产的8倍以上,并跻身全球销量前十。 日产2025财年上半年出现巨额净亏损(约2219亿日元),并被迫出售总部大楼等资产以自救。 而国产发展稳健,凭借销量规模和技术优势保持盈利。 日产电动化进程缓慢,智能化配置(如车机系统、智驾)与中国品牌出现代差;曾引以为傲的e-POWER技术在中国“水土不服”。 国产在电池、电控、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快速迭代,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平台化应用。 日产传统主力车型(如轩逸、奇骏)更新缓慢-7;为挽回市场,新车(如N7)采取激进降价,但损害品牌价值。 而国产产品矩阵丰富,迭代速度快,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上更具优势。 曾经的日产在中国市场有过高光时刻,其轩逸车型在2018年曾年销近50万辆。如今的困境主要源于: 日产虽是电动车领域的早期先锋(如聆风车型),但后续投入不足,在关键的纯电平台上动作缓慢,错过了中国市场的电动红利期。当中国品牌每年推出新车型时,日产的主力车型更新缓慢。 在燃油车时代,日产的省油、平顺等优势深入人心。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其在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等方面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同行。产品竞争力不足:例如,主力车型奇骏曾因搭载不受市场欢迎的三缸发动机而备受质疑:e-POWER混动技术因无法外接充电,不符合中国新能源政策,导致购车成本增加。 从以上日产汽车的状况分析来看,它们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失去市场完全是汽车的优势已经不再,无法和中国汽车竞争了,日本汽车商似乎不想承认这个事实,而是怪罪在“销售环境恶化”,当然,日本产商也没有把“销售环境恶化”怪罪在中国身上,明显的有暗批高市早苗的“涉台动武”论所造成的困境。 当然,报道的最大玄机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事务所所长的那句“当前中国赴日人数呈减少趋势,这可能导致了解日本的机会减少,令人担忧”的话。日本在通过中国人到日本旅游而来一次比较彻底的洗脑有一万个自信,过去确实一些国人到日本逛上一趟,回国后就说日本这也不错,那也好得不得了,而反过来就说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是,一看就是脑子被日本人彻底洗了一遍。现在去日本的国人少了,日本人洗中国人脑的机会减少了,所以“令人担忧”起来了! 其实,自从高市早苗“涉台一动武”论出笼以来,为小日子唱赞歌的人几乎消声灭迹,这说明现实教育了人,毕竟都是中国人,都更愿意自己的祖国好,都更爱自己的祖国!高市早苗这个顶级的反面教员当得太成功了!




东曦
日本车,真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