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最担心的国家,估计就是印度了,怕的就是印度突然乱了,如果印度真出事了,十几亿人要四处逃散,那情况会很难处理,还是让他们留在自己的地方最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去年冬天,西藏边境哨所的物资清单里多了些新东西,除了常规的巡逻装备,还有藏汉印三语的应急手册,里面全是"需要帮助吗""这里是中国"这类救援用语,边防战士说,这两年碰到从对面过来找水找吃的人,比以前明显多了。 印度现在有14.28亿人口,比中国多出1900万,更要命的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59.5%,差不多8.5亿张嘴要吃饭要工作,可印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失业率已经冲到8.5%,德里大学门口的人才市场,每天上千个毕业生排队,连月薪170块人民币的实习岗都抢破头。 这么多有力气没活干的年轻人,碰上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出事,去年农业法案改革,几百万农民直接开拖拉机堵了新德里环城路,帐篷从城郊搭到市中心,硬是守了大半年,他们担心大粮商压价,自家几亩地的收成连糊口都不够,最后政府只能把法案撤回。 印度这些年边境基建速度飞快,今年3月刚贯通的色拉隧道,海拔4206米,直接让达旺到军事重镇的距离缩短10公里,去年11月,印度政府给藏南拨了342.8亿人民币,专门修1637公里的边境高速,要把1683个村庄全连起来,这些路原本是用来运兵的,可一旦印度国内乱了,就会变成人口外流的快速通道。 中印边境线长达5500公里,比欧洲难民危机时的地中海航线长太多了,阿里地区的边防战士巡逻得靠骑马,冬天雪没过膝盖,马掌都磨平了,好多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真要有成百上千人顺着河谷山口涌过来,根本防不过来。 印度的公共卫生问题一直让人捏把汗,去年世卫组织通报,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爆发寨卡病毒,全年151例病例,印度农村厕所普及率不到50%,蚊虫滋生严重,一旦人口大规模流动,传染病传播速度根本压不住,每年雨季过后,登革热病例能翻三倍。 能源问题也是印度的软肋,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85%,煤炭进口占比也有20%,去年夏天国际煤价一涨,中央邦和拉贾斯坦邦就大面积停电,连德里地铁都被迫缩短运营时间,要是再碰上极端天气或者动乱,城市断电工厂停摆都是分分钟的事,老百姓为了活命往边境跑是必然的。 云南瑞丽在疫情期间的防控经验,能说明边境压力有多大,当时城边的卡点隔几百米就一个,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有的社区干部半个月没换过干净衣服,防护服里的衣服能拧出水,那时候光守边境就耗了多大精力,真要成千上万印度人涌过来,医疗这关就先扛不住。 边境省份的乡镇卫生院,检测试剂和药品储备都有限,印度的疟疾、登革热要是随着流民传进来,从紧绷到崩断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更别说还得面对抱着孩子的母亲、拄着拐的老人,总不能硬拦着不管,这种道德和现实拧成的疙瘩,谁都解着费劲。 1947年印巴分治时,1200万难民跨境迁移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现在印度人口是那时的十倍多,真要出现类似危机,冲击范围得翻多少倍,欧洲面对200万难民就已经焦头烂额了,中国西南要是遇上千万级人口流动,各种民生保障瞬间告急。 中国这些年没少帮印度搞建设,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桥墩是中国工人帮着扎的钢筋,古吉拉特邦的火电厂,发电机组调试技术也是中国专家过去教的,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希望印度多些工厂多些岗位,老百姓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谁还愿意背井离乡逃荒。 中印双边贸易额去年达到1360亿美元,中国出口印度的机电产品占比45%,要是印度真乱了,国内的手机工厂、家电生产线全得停,供应商也跟着遭殃,而且美国这些年和印度走得越来越近,双方联合军演次数翻了一倍,武器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一旦印度出事,美国肯定会以人道主义名义在印度洋布局,这对中国的战略安全是巨大威胁。 喜马拉雅山虽然是天然屏障,但在真正的生存压力面前,地形再险也拦不住,印度难民的迁徙路线,多数会沿着河谷和林道,而这些路线大多与中印划定的缓冲区重合,当饿红了眼的母亲背着孩子寻找下一口粮食,山再高也挡不住那些脚步。 信息来源:环球网《印度加快向中印边界修公路 确保能快速运输人员和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