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没听说过足球比赛,落后的一方门将压节奏,拖延比赛时间的吗?你听没听说过半场十次进球,裁判愣是一分钟补时也不给? 这些事都让中国队摊上了,不过这回苦透苦透的不是中国队,而是对手。 本届U17亚洲杯预选赛在中国重庆进行。 中国,孟加拉,巴林,斯里兰卡,文莱,东帝汶同在A组。每组的小组第一,可直接晋级在沙特举办的亚洲杯正赛。 赛后有粉丝就说了,进那么多球干嘛?差不多就行了呗。 这你就不懂了,可不是中国队见到好吃的不撂筷,实在是孟加拉太卷了。 第一轮我们4:0巴林,他就5:0东帝汶。第二轮我们还没开始呢,他那边又8:0文莱。这样一来,我们对东帝汶,必须要9:0以上才能追上孟加拉。这是逼着我们开杀戒呀。 结果中国队对东帝汶全场六人轮换,7人进球,其中三人上演帽子戏法。全场打进14粒进球。对手全场只有83分钟那一次射门,还被门将稳稳没收了。 全场73%的控球率,全面压制对手。把东帝汶门将打得都不敢发球了,这边一发球就意味着下个丢球马上就来了。 打得那个惨呐,裁判都看不下去了。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习惯同情弱者。裁判想方设法帮助东帝汶。 78,87分钟先后两次吹掉中国队进球。还有62分钟张君豪禁区倒地,被认定为假摔,判罚都不够严谨。这是大比分领先,如果是一球决胜负的关键球,这几次判罚都可能经不起VAR推敲。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常规时间结束,半场中国队十次进球(包括被吹掉的)耗费好多计时外的时间,竟然一分钟补时没有? 裁判也是心软了,不过这种操作极不专业。假如说小组赛净胜球和孟加拉持平,那这些“人性化”的判罚,是不是就会被指控为业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