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赓在上海见到了小姨子,多年不见,小姨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已长成了大美

子凌康哥 2025-11-26 15:36:44

1949年,陈赓在上海见到了小姨子,多年不见,小姨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已长成了大美女,这让陈赓有了个想法,便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小姨子脸通红,说:“可以去见一见,合适的话就和对方处一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上海刚解放不久,街头还飘着欢庆的红旗,此时“陈赓”大将刚忙完军务,就急匆匆往一处老宅子赶,他要见的是多年未见的小姨子“王璇梅”。   推开门的一瞬间,陈赓愣了愣,当年那个跟在姐姐“王根英”身后的小丫头,现如今已亭亭玉立,眉眼间藏着灵气,成为一个大姑娘了。   王璇梅见到姐夫也格外亲热,拉着他问东问西,聊起牺牲的姐姐,两人都红了眼眶,沉默片刻后,陈赓看着小姨子,突然有了个主意。   他清了清嗓子,笑着说:“璇梅啊,你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姐夫这儿有个好后生,人品才干都没话说,我给你介绍介绍?”   王璇梅一听这话,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半天小声嘟囔道:“姐夫看中的人肯定不差,见一面就见一面,合得来再说。”   陈赓见小姨子应了下来,心里乐开了花,他口中的“好后生”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得力部下,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的“陈锡联”。   说起陈锡联,那可是战场上的猛将,19岁就带着战士们夜袭阳明堡机场,炸了日军24架飞机,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陈赓觉得这两人特别般配,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勇猛正直的革命英雄,便赶紧安排两人在自己的住处见面。   见面那天,陈锡联特意换了身干净的军装,可一见到王璇梅还是紧张得手足无措,反倒让王璇梅觉得这个将军没有架子,非常亲切。   陈赓在一旁打圆场,一会儿说陈锡联打仗有多厉害,一会儿又夸王璇梅手巧能干,原本尴尬的气氛很快就变得热络起来。   之后陈赓又借着开会、聚餐的由头,让两人多接触,他知道陈锡联嘴笨,就偷偷教他怎么关心人,还提醒他多给王璇梅送些生活用品。   王璇梅也渐渐发现,陈锡联虽然话不多,但为人踏实可靠,每次聊起革命理想,他眼里的光都让人心生敬佩,好感也一点点增加。   有一次陈锡联要去前线,特意托陈赓给王璇梅带了支钢笔,说是让她平时记笔记用,王璇梅拿着钢笔,心里暖烘烘的,这份心意她收下了。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陈锡联一去就是好几个月,王璇梅常常对着钢笔发呆,陈赓看在眼里,每次收到陈锡联的电报,都会第一时间念给她听。   等到陈锡联从前线回来时,整个人黑了瘦了,却更显沉稳,他一见到王璇梅,就郑重地说:“我想和你一起过日子,以后我护着你。”   王璇梅红着眼眶点了点头,陈赓在一旁拍着大腿笑:“我就说你们俩是天生一对,这桩婚事我全包了,保证办得风风光光。”   婚礼虽然简单,却来了不少革命前辈,陈毅元帅还特意送来贺词,笑着说陈赓这“月老”当得比打仗还上心,真是功德一件。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陈锡联在外保家卫国,王璇梅在家里操持家务,偶尔拌嘴,陈赓就成了调解人,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有人问陈赓怎么这么会看人,他说:“找对象就像挑战友,人品正、有担当才最重要,这两点陈锡联都占了,璇梅跟着他我放心。”   后来陈锡联成为开国上将,王璇梅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两人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雨,这份由陈赓促成的姻缘,成了革命岁月里的一段佳话。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最好的感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彼此踏实可靠,就像陈锡联和王璇梅,用一生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含义。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幸福的如今,真诚与担当永远是感情的基石,这份简单纯粹的美好,值得每个人珍惜和追寻。 信源:《陈赓传》、《陈锡联回忆录》、新华社“革命先辈家风故事”专栏

0 阅读:0
子凌康哥

子凌康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