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徐州会战。与日军作战中,一名英雄被一枪打穿了胸口,脚上穿着一双草鞋,

才思敏捷精灵 2025-11-26 20:20:40

1938年,徐州会战。与日军作战中,一名英雄被一枪打穿了胸口,脚上穿着一双草鞋,斜靠在他为之流血牺牲的大地之上,这一幕,成为了国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抵御外侮的缩影。 那双磨破的草鞋静静陷在焦土里,脚踝沾着血与泥的混合物。他的胸膛缓慢起伏,目光却依然望向炮火连天的前方,那里,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正踏着相似的草鞋,在硝烟中艰难前行。 草绳磨断了三道裂口,露出半截冻得发僵的脚趾,鞋底沾着的焦黑碎土混着暗红血迹,死死粘在脚踝的冻疮上。他手边斜倚着支老旧步枪,枪身刻满弹痕与划痕,扳机处还留着指尖攥出的浅印,显然倒下前还没松开握枪的手。 谁不是寻常人家的儿女?谁不想守着屋里的热炕、田头的庄稼过日子?可日军的炮火炸碎了炊烟,皮鞋踏碎了家园,退一步是爹娘期盼的眼神,再退就没了国,没了家,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日军的钢枪亮得刺眼,皮鞋踩在冻土上咚咚作响,厚棉衣裹着壮实的身躯;反观我们的士兵,单衣薄裤裹着干瘦身子,草鞋磨脚就垫把干稻草,子弹不够就攥紧大刀,可眼里的光,比日军的枪口还亮。 徐州会战那会儿,第五战区聚了各路兵马,李宗仁将军统筹调度,国共队伍拧成一股劲,正面战场硬扛,敌后战场牵敌,没人计较装备差、补给少,满脑子就一个念头:把鬼子挡在这儿,别让他们再往南打。 战场后勤糙得很,士兵们常啃凉硬的窝头,水壶空了就舀路边的浑水,实在渴极了,就抓把雪塞进嘴里。可周边百姓没闲着,冒着炮火往前线送粗粮、抬伤员,有的老乡把仅有的棉被拆了,给伤员裹流血的伤口。 他胸膛的血还在往渗,每喘口气都带着撕心裂肺的疼,可眼皮没耷拉半分,目光死死锁着前方硝烟处——那里有战友的呐喊,有日军的嘶吼,更有他想护着的村镇,半分惧色都没露。 战友想冲过来拉他,刚探出身就被日军的子弹逼回掩体,只能趴在土坡后朝他喊,声音带着哭腔却不敢停。他听见了,却没回头,只微微抬了抬手指,像是在说“别管我,往前冲”,没多久,胸膛的起伏渐渐弱了,眼神却依旧坚定。 后来徐州虽没能守住,可这场会战牵了日军大量兵力,还保住了不少有生力量,更让全世界看见,中国人从没怂过。草鞋虽破,踏碎了鬼子的嚣张;身躯虽弱,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日军的炮火能击穿皮肉,却打不垮攥枪的手;精良装备能占了阵地,却压不住保家卫国的魂。那些踏草鞋的身影,那些流热血的模样,早刻进了民族骨血里,成了永远的精神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才思敏捷精灵

才思敏捷精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