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河南,开发商伪造材料变卖男子34套房产,还辩称这么做是出于“善意”,是为了给烂尾楼付工程款,还说这是保障全体房主的利益。而房管局方面直言,没能力核实公证书真假,让男子自行维权!网友:这个世界越来越奇幻了!
“这年头,连房子都能被偷走?”
52岁的张先生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忍不住颤抖,原本登记在他名下的34套商品房,竟像变魔术一样全成了别人的名字!
时间倒回2021年,开发商法定代表人苏德民找到张先生,哭诉项目资金链断裂。
“老哥,借我1100万救急,我把34套房网签在你名下作担保,绝对跑不了!”
张先生看在多年交情上答应了,谁知这竟是场“连环套”。
2022年6月起,苏德民开始玩起“偷天换日”的手段:他先伪造了张先生的公证书、委托书,甚至用PS技术把张先生的照片P到假身份证上,然后堂而皇之地跑到房管局,以“业主授权”为由撤销了34套房的网签备案。
更绝的是,他转头就把这些房子重新网签给了施工队,美其名曰“用房子抵工程款”。
当张先生发现后,质问苏德民,他的辩解堪称“年度荒诞台词”。
“我也是没办法啊!"苏德民对着镜头抹眼泪,"房子烂尾三年了,施工队天天堵门要钱,我要是不把房子抵给他们,整个小区都交不了房,到时候你的利益不也受损吗?"
发现房子被转卖后,张先生立刻冲到房管局讨说法。工作人员的回答却让他当场石化:
“公证书的真假?我们没能力核实啊!现在伪造技术太高明了,我们只能看材料齐不齐,内容真不真得靠你自己辨别。”
这段对话被曝光后,瞬间冲上热搜。有律师指出:”房管局作为不动产登记机构,对申请材料有形式审查义务,若因疏忽导致错误登记,可能涉嫌行政不作为。"
看到这事情,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无底线地伪造材料,坑害债权人;而本该为老百姓把好关的房管局,却一句“没能力核实”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难题推给了受害者。
这不仅是张先生一个人的遭遇,更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和监管机制的拷问。当“善意”可以成为违法的借口,当“无能”可以成为失职的挡箭牌,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善意”不能成为违法的遮羞布:开发商的辩词暴露出某些企业家的畸形逻辑——把违法犯罪包装成“为大局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善意”比明抢更可怕!
而房管局的“没能力”是失职托词: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公证书真伪核查并非难事。
房管局将责任推给“伪造技术高明”,本质是怠于履行职责。若每个部门都以”没能力”为由甩锅,老百姓该找谁维权?
这样的“奇幻”世界,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来源:长江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