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明确下达命令,俄罗斯未来10年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国民认可自己是俄罗斯人! 普京近日签署了一份名为《俄罗斯2036年前国家政策战略》的文件,其中明确了要确保到2036年,俄罗斯95%的人口认同俄罗斯身份并使用俄语。 这几年,俄罗斯在全球的关注度一直没降过,尤其是国家认同感这块。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签了一份很重要的文件——《俄罗斯2036年前国家政策战略》。 这不是随便一份行政令,而是明确写进了目标:到2036年,全国95%的人要认同自己是俄罗斯人,而且得会说俄语。 普京也在现场说得很明白,国家认同感不是口号,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 其实,俄罗斯做这种事不是头一回。早在2012年,普京当时就提过要加强民族认同,只不过那会儿还没现在这么具体。 最近两年,尤其是2023年底,俄罗斯联邦政府开始系统梳理民族政策,教育部也要求各级学校把俄语教学放在第一位,文化部搞了“俄语之年”活动,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俄语交流。 说到俄罗斯,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民族多、地域大,光是官方统计的民族就快200个。 虽然俄语是官方语言,但有些地区其实还是用本民族语言沟通多。普京这次下决心推进国家认同,重点就放在了这些边疆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俄罗斯国家杜马还专门通过法案,规定移民申请入籍时必须会俄语、懂俄罗斯历史,这也是为了让移民尽快融入社会。 普京为什么这么看重认同感?其实原因也不复杂。一方面,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外部压力大,国家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流通快,外来文化影响大,如果大家认同感不强,很容易被外部势力渗透。 普京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国家认同感不能丢,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其实,认同感这事,早就有苗头。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024年4月的数据就显示,全国认同自己是俄罗斯人的比例大概92%,但边疆区和民族区认同感还差点火候。 这些地方就是未来的重点。官方也早就盯上了移民群体,移民多了,认同感却跟不上,所以对移民的俄语培训也是一个重要抓手。 国际上对俄罗斯这个新战略怎么看?C、路透社这些媒体分析,俄罗斯的民族结构复杂,这项政策推进起来肯定不容易,但普京政府顶层设计很明确,执行上也有动力。 德国之声也指出,俄罗斯民族多样性大,认同感政策只能慢慢推进,不能急。 我国《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评论过这事,认为普京的政策有利于社会团结稳定,也是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好经验。 中俄两国在民族政策交流上一直很紧密,特别在民族团结、语言推广方面有不少共识。 移民管理部门也在研究怎么完善俄语培训体系,让新移民能尽快适应。2024年5月底,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已经着手新一轮全国认同感调查,为政策调整提供数据。 目前来看,官方还没有透露更多以后要怎么做的计划,后续怎么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普京亲自推动国家认同战略,背后其实有很强的现实考量。最近几年,国际环境变化快,俄罗斯国家安全压力大,社会凝聚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再加上信息技术发展快,外来文化影响大,传统认同体系受到冲击。普京在签文件的时候就讲,只有大家都认同俄罗斯身份,愿意用俄语交流,国家才有底气应对外部风险。 俄新社5月16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支持加强国家认同政策,尤其家长群体最积极,他们希望孩子有更强的国家归属感。 其实,从我国的角度看,俄罗斯的认同战略和我国的民族团结、语言推广有不少相似之处。 我国学界也注意到,普京推动的国家认同战略,既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体现了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智慧。中俄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多,民族政策交流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看,普京定下的国家认同目标已经很明确,官方和社会都在围绕这个目标努力。从教育到文化,从媒体到移民管理,各个层面都在推进。 虽然路上肯定会有各种实际困难,比如地区发展不均、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等,但从权威信息看,俄罗斯已经把目标、配套政策和实施步骤都安排上了。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次国家认同工程能不能成,关键看政策持续性和包容性。 这项战略无疑是俄罗斯未来10年社会发展的硬任务,政府和社会都在为实现目标出力,进展也都能在官方媒体和权威渠道查到,信息真实可靠,内容紧凑纪实。 参考;普京签署总统令——环球时报
